时间: 2025-05-01 05: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4:23
杜诗尝说少陵豪,祖德兼夸翰墨高。
苏李为奴令侍席,锺王北面使持毫。
郊麟作瑞唯逢趾,天马能行不辨毛。
一诵东山零雨句,无心更学楚离骚。
杜甫的诗歌曾被誉为少陵的豪杰,祖上德行与书法都很高。
苏轼和李白曾经是我的门徒,锺期北面侍奉他手中的笔。
乡间的麒麟出现在瑞兆之时,天马能行却无法辨别其毛色。
我朗诵东山的零雨句子,心中无意再去学习楚辞的离骚。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白云,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七言诗,代表作品有《江南春》、《夜泊牛渚怀古》等。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气韵生动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杜甫、苏轼、李白等名家相较之际,表达了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与自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思考。
梅尧臣的《太师杜相公篇章真草过人远甚而特奖後进流於》是一首充满敬意和自省的诗作。诗中首先提到杜甫,称赞他的诗才和品德,表达了对古代诗人的崇敬之情。接着提到两个历史上重要的诗人——苏轼和李白,表明诗人的学术背景和对众多前辈的继承。
诗歌的后半部分,将诗人的创作与自然界的象征性意象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比如“天马能行不辨毛”,暗示了即使有才能也可能迷失方向;而“一诵东山零雨句”,则体现出诗人在文学追求中的自我反思。通过这些意象,梅尧臣不仅表达了个人的诗歌理念,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隐逸而又不失追求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歌颂前辈,后半部分则流露自我意识,表现出他对于诗歌的深刻理解和追求,展现出诗人既谦卑又坚定的心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出梅尧臣对前辈诗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诗歌追求的反思与自省,强调了诗歌的传承与创新的必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被称为什么?
苏轼和李白的关系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天马”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