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

《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

时间: 2025-05-02 13:31:01

诗句

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

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

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

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31:01

原文展示:

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
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
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
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
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

白话文翻译:

在派遣到申州的途中,我对经年累月的沦陷感到伤感。
抬头看去,满眼都是荒草与废墟,何时才能结束这场战争?
归来的游子失去了故乡,而老将军却独自守着这座孤城。
废弃的哨所冒出阵阵烟雾,荒芜的田野上火光四起。
我独自怜惜那清澈的浉水,虽身处乱世,但它依然能够保持清澈。

注释:

  • 奉使:指奉命出使。
  • 申州:古地名,此处指作者所到的地方。
  • 伤经陷没:感伤因战争而沦陷的景象。
  • 归人失旧里:回乡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家乡。
  • 老将守孤城:老将军孤独地守卫着空城。
  • 废戍:指废弃的防守哨所。
  • 浉水:水名,象征清澈与生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公元708年-公元785年),字希夷,唐代诗人,以其山水诗和边塞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刻体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战乱时期,诗人作为使者,目睹国家破败和人民流离失所,表达了对故国的忧伤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奉使至申州,伤经陷没》是一首充满哀伤的诗,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人民的深切关怀。首联“举目伤芜没,何年此战争”直接点出诗人此行的情感背景,既有对眼前荒芜景象的悲痛,也有对未来无尽战争的无奈和疑问。接下来的“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则通过对比展现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游子失去故乡,守城的老将孤独无依,显得尤为悲凉。

诗中“废戍山烟出,荒田野火行”形象地描绘了战后景象,废弃的哨所、燃烧的田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能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无情摧残。而最后一句“独怜浉水上,时乱亦能清”,则在凄凉之中闪现出一丝希望,浉水的清澈象征着生命和纯洁,尽管身处乱世,但仍有清明之物,保持着一份宁静。

全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厚,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充分体现了刘长卿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底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举目伤芜没:抬头看去,满眼都是荒草与废墟,表现出诗人对战乱后景象的痛心。
  2. 何年此战争:感叹战争何时才能结束,流露出对未来的无奈。
  3. 归人失旧里:归乡的人早已失去故乡,表现出人们因战争而失去的东西。
  4. 老将守孤城:老将军孤独地守卫着空城,反映出守边将士的孤独无助。
  5. 废戍山烟出:废弃的哨所冒出烟雾,暗示战后留下的惨象。
  6. 荒田野火行:荒芜的田野上火光四起,象征着战争的破坏。
  7. 独怜浉水上:独自怜惜那清澈的浉水,表达对清净与生命的向往。
  8. 时乱亦能清:即使在乱世中,仍有清澈的东西存在,意味着希望与生命的坚韧。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浉水”比喻生命与希望,形成对比。
  • 拟人:将“归人”与“老将”具有人格化特征,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归人失旧里,老将守孤城”,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后的荒凉与人们的苦难,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尽管战争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但诗人仍在最后传达出一丝希望,暗示在动荡的时代中,仍有清明的存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荒草:象征着战争后土地的荒凉和生机的缺失。
  2. 孤城:代表着孤独与守护,暗示着对故乡的思念。
  3. 山烟:象征着战争的痕迹与人们的苦难。
  4. 浉水:象征着生命的纯净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是谁?

    • A. 王维
    • B. 杜甫
    • C. 刘长卿
    • D.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浉水”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生命与希望
    • C. 人民的苦难
    • D. 荒凉的土地
  3. “归人失旧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喜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平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破败的忧虑,但侧重于个人的无奈与仇恨;而刘长卿的诗则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怀念与对生命希望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赵制置见招,归用东坡中秋韵,以见微意) 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 水调歌头 宋荔裳曹顾庵王西樵招集刘峻度葭园即席限韵 水调歌头 其一 学字 水调歌头 其二 与印伯追话庚戌九日吴祠山游,前二岁为节庵及予主禊,君时皆令武昌,未与。叠辛韵 水调歌头·寄语山阿子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其一 少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屁股蛋儿 虫字旁的字 擿埴冥行 坐地分赃 五男二女 攴字旁的字 清遐 纵掠 包含既的成语 权力机关 岛瘦郊寒 冰解壤分 巛字旁的字 引新吐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