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岳阳楼

《岳阳楼》

时间: 2025-07-27 23:28:49

诗句

行尽清溪日已蹉,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

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来往片帆愁白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8:49

原文展示:

岳阳楼
作者: 刘长卿 〔唐代〕

行尽清溪日已蹉,
云容山影两嵯峨。
楼前归客怨秋梦,
湖上美人疑夜歌。
独坐高高风势急,
平湖渺渺月明多。
终期一艇载樵去,
来往片帆愁白波。

白话文翻译:

行尽清溪,太阳已经落下,
云彩的映衬下,山影高耸而峻峭。
楼前归来的游子,怨恨着秋天的梦,
湖上的美人,疑惑着夜晚的歌声。
我独自高坐,狂风呼啸而过,
平静的湖面,明亮的月光洒满。
最终期望一只小船带着樵夫离去,
往来行驶的帆船,愁绪如白色波浪。

注释:

  • :耽误,指时间的流逝。
  • :怨恨、感到不满。
  • 美人:指湖上的女子,可能是渔夫的妻子或游子思念的对象。
  • :砍柴的人,代表着一种生活的象征。
  • 片帆:小船的帆,形容渔船或小舟。

典故解析:
“岳阳楼”是岳阳的一座楼,历代文人骚客对此有过许多描写,尤其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更是经典。诗中提到的“归客”和“美人”体现了对游子归家的思念和对离人的牵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情感细腻,景色描写生动,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刘长卿在岳阳楼游玩时,触景生情,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游子与美人以及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岳阳楼》是刘长卿的一首描绘自然与人生感悟的诗。诗中描写了岳阳楼前的自然景观,流动的清溪、巍峨的山影、湖面上的明月等元素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的开头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给人以一种惆怅的感觉。接着,诗人引入了“归客”和“美人”,他们的存在让自然景色更加生动,感情更加深厚。归客的怨恨与美人的疑惑,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感受,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体现了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思念。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独坐高楼,感受到强风的急促,增添了孤独的氛围。在浩瀚的平湖上,月光洒满,显得格外宁静,但内心的愁绪却如白波般涌动。最终,诗人希望能乘着小船离开,带着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依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交织,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心的复杂,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尽清溪日已蹉:行走在清澈的溪水旁,太阳已经慢慢落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2. 云容山影两嵯峨:云彩的映衬下,山影显得高耸而巍峨,突显出自然的壮丽。
  3. 楼前归客怨秋梦:归来的游子在楼前,对秋天的梦境感到怨恨,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4. 湖上美人疑夜歌:湖面上有位美人,似乎对夜晚的歌声感到疑惑,增加了情感的复杂性。
  5. 独坐高高风势急:诗人独自坐在高处,感受到急促的风,突显出孤独与不安。
  6. 平湖渺渺月明多:开阔的湖面在明亮的月光下显得渺小而宁静。
  7. 终期一艇载樵去:希望有一只小船能载着樵夫离去,隐喻着对生活的逃离与向往。
  8. 来往片帆愁白波:往来的小帆船在白色波浪中,愁绪浮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波”比喻内心的愁苦,增加了诗的意象。
  • 对仗:如“归客怨秋梦”和“美人疑夜歌”,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美人”赋予人的情感,使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对归家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生命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溪:象征着纯净与流动的时间。
  • 云容:代表着自然的变化与无常。
  • 归客:象征着游子对故乡的思念。
  • 美人:象征着爱的牵挂与渴望。
  • 月明:象征着宁静与思考的时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岳阳楼》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刘长卿
    • D. 王维
  2. “行尽清溪日已蹉”中的“蹉”是什么意思?

    • A. 迅速
    • B. 耽误
    • C. 迷失
    • D. 渴望
  3. 诗中提到的“美人”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愉悦
    • B. 疑惑
    • C. 愁苦
    • D. 归属

答案:

  1. C. 刘长卿
  2. B. 耽误
  3. B. 疑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范仲淹《岳阳楼记》
  • 王勃《滕王阁序》

诗词对比:

  • 刘长卿的《岳阳楼》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两者都描绘了高楼的壮丽景色,但刘长卿更多地侧重于情感的细腻与孤独,而王勃则表现了壮志豪情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夏日十二首 题南禅院壁二首 其二 寓陈杂诗十首 其九 寄子由先生 春日偶题四首 卷帘 书寺中所见四首 晚晴 泊楚州锁外六首 读李憕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搜索枯肠 門字旁的字 包含央的词语有哪些 止字旁的字 移山竭海 瑕摘 侯门似海 小字头的字 包含嚼的词语有哪些 自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亮彻 震天撼地 重熙累洽 牛头不对马面 烂七八糟 素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