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 其三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7 04:10:55

诗句

尽日山行意未销,归来再与坐溪桥。

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10:55

原文展示:

尽日山行意未销,归来再与坐溪桥。
山童抛石落溪水,唤作鱼儿波面跳。

白话文翻译:

整天在山中行走,心中的疲惫却还未消散,
归来后又和朋友坐在溪边的桥上。
山里的小孩抛石子落入溪水,
叫做鱼儿在水波上跳跃。

注释:

  • 尽日:整天,指一整天的时间。
  • 意未销:心中疲倦的感觉仍未消失。
  • 再与坐:再次与朋友一起坐在这里。
  • 山童:山里的小孩或少年。
  • 抛石:扔石头,指小孩玩耍。
  • 波面跳:水面波动,鱼儿在水面跃起的情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生于江西,曾任职于多个地方,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广泛赞誉。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山水与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晚归再度西桥四首》是杨万里在晚归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珍视。这首诗呈现了作者在山中游历后的归来,描绘了归途中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开篇“尽日山行意未销”即点明了作者一整天的疲惫,接着“归来再与坐溪桥”展现了他归来的心情与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惬意。诗中通过描绘山童抛石的场景,生动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人在行走与坐息之间,将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山童的玩耍不仅为诗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童趣和生活气息。最后一句“唤作鱼儿波面跳”则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了自然界的动态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整体上,诗歌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得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尽日山行意未销:描述了一天在山中行走的经历,虽然累但心中仍有意绪。
  2. 归来再与坐溪桥:回到熟悉的环境,和友人再次相聚,表达了归属感与亲切感。
  3. 山童抛石落溪水:山里的孩子在玩耍,抛石子进溪水,生动形象。
  4. 唤作鱼儿波面跳:石子落水引起的波动,仿佛鱼儿在水面跳跃,增添了活力和动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抛石的动作与鱼儿跳跃相联系,生动形象。
  • 拟人:鱼儿在波面上跳,赋予了鱼儿以生命的活力。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朋友的珍惜以及对生活的享受,展现了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

意象分析:

  • 山行:象征着探索与追求,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
  • 溪桥:代表着人与自然的连接,象征宁静的生活环境。
  • 山童:象征着纯真与童趣,增添了诗的活力。
  • 鱼儿: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山童”指的是?

    • A. 山里的孩子
    • B. 年轻的诗人
    • C. 旅人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与友谊的赞美
    • C. 对城市生活的批判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杨万里《晚归再度西桥》王维《鹿柴》,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杨万里的诗更加注重人与朋友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加强调孤独与自然的静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更漏子 其二 更漏子 闺中四景词 春 更漏子(再次韵于真人) 更漏子(和元规天和堂) 更漏子(初秋雨后闻鹤唳) 更漏子(熏香曲) 更漏子 更漏子 更漏子·寒夜,依飞卿体 更漏子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平头正脸 托物引类 包含埋的成语 富贵寿考 匕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杖仁 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公正无私 慈乌返哺 擅国 金字旁的字 辑谐 不茶不饭 客结尾的成语 口字旁的字 重利盘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