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艾人六言二首

《艾人六言二首》

时间: 2025-05-02 11:59:54

诗句

不惟宝剑冲斗,亦自高冠切云。

令祖岂非艾子,先师莫是茅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9:54

原文展示:

不惟宝剑冲斗,亦自高冠切云。
令祖岂非艾子,先师莫是茅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意思是:不仅仅是宝剑在冲击敌人,高高的冠帽也可以切开云层。难道我的祖先不是艾子吗?难道我的老师不是茅君?

注释:

  • 宝剑:指的是用来战斗的剑,象征着力量与勇气。
  • 冲斗:意为冲击对手或敌人。
  • 高冠: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所戴的帽子,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切云:指高冠高耸,可以触及天空,象征着志向远大。
  • 令祖:指尊敬的祖先。
  • 艾子:传说中的名士,象征着智慧和道德。
  • 先师:指先前的老师或指导者。
  • 茅君:古代道家名士,象征着高尚的品德和智慧。

典故解析:

  • 艾子:古代典籍中提到的名士,其言行和品德受到后人的推崇,象征着正直和智慧。
  • 茅君:指的是茅山道士,被视为道教的重要代表,象征着知识与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子翚,号长风,南宋诗人,擅长五言律诗,风格雄浑。刘克庄的诗大多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是国家动荡、士人心系民族命运的时期。诗人以宝剑与高冠的比喻,表达了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宝剑与高冠,展现了诗人对士人风范的推崇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诗的开头使用了“宝剑冲斗”,生动地描绘出战斗的场景,象征着勇气和拼搏精神。而“高冠切云”则展现出一种高尚的追求和远大的志向,暗示着士人不仅要在战斗中表现出色,更要在道德和精神上超越常人。

接下来的两句“令祖岂非艾子,先师莫是茅君”,则进一步引入了历史典故,强调了诗人对于祖先与师长的崇敬。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历史的回顾,更是在激励自己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诗人在此通过对祖先和老师的提及,表达了对理想的坚守与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整体而言,诗歌在表现形式上简洁而深刻,意蕴丰富,蕴含着对士人志向的赞颂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展现了南宋时期士人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惟宝剑冲斗:强调不仅仅是外在的武力。
  2. 亦自高冠切云:表达内在的志向与理想。
  3. 令祖岂非艾子:提及祖先,强调文化传承。
  4. 先师莫是茅君:提及老师,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比:宝剑与高冠的对比,体现出外在与内在的双重追求。
  • 提喻:用“艾子”和“茅君”来指代文化与道德的高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士人的责任和追求,不仅要有外在的能力,更要有内在的志向和道德修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剑:象征力量和勇气。
  • 高冠:象征志向和地位。
  • 艾子茅君:象征智慧和高尚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宝剑”象征什么?

    • A. 力量与勇气
    • B. 志向与理想
    • C. 财富与地位
    • 答案: A
  2. “高冠切云”中的“切云”意为?

    • A. 触摸天空
    • B. 远大志向
    • C. 战斗胜利
    •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艾子”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智慧与道德
    • C. 力量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理想和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通过上述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艾人六言二首》的艺术魅力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何满子 久雨 阮郎归 佳人斗草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丙辰冬日奉和孝威先生见赠 陵峰采药触兴为诗 席上咏物分得橘 刘阮洞 刘阮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龍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嘉会 行字旁的字 包含铸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掳袖揎拳 毕对 夷鬼 龠字旁的字 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佩韦自缓 不关紧要 垂裕后昆 骑鲸客 择其善者而从之 仓箱可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