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昌国县普济寺小亭

《昌国县普济寺小亭》

时间: 2025-05-02 12:33:48

诗句

鲸海中流地,龙峰小洞天。

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

大士居邻境,闲僧指便船。

若为风浪息,更结补陀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48

原文展示:

昌国县普济寺小亭 高翥 〔宋代〕 鲸海中流地,龙峰小洞天。 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 大士居邻境,闲僧指便船。 若为风浪息,更结补陀缘。

白话文翻译:

在昌国县的普济寺里,有一座小亭子,它位于鲸海的中流之地,靠近龙峰的小洞天。亭子高耸,最先得到月光,古老的树木似乎忘记了岁月的流逝。附近住着高僧,闲暇的僧人指引着方便的船只。如果风浪能够平息,我们更应该与补陀结下缘分。

注释:

字词注释:

  • 鲸海:指大海,因其广阔如鲸鱼之海。
  • 中流地:指海中的岛屿或陆地。
  • 龙峰:山峰的名称,可能因其形状或传说而得名。
  • 小洞天:道教中的仙境,此处指山中的幽静之地。
  • 亭高先得月:形容亭子高耸,最先受到月光的照射。
  • 树老久忘年:形容树木古老,似乎忘记了岁月的流逝。
  • 大士:指高僧。
  • 闲僧:指悠闲的僧人。
  • 指便船:指引方便的船只。
  • 若为:如果。
  • 风浪息:风浪平息。
  • 补陀:即普陀山,佛教圣地,观音菩萨的道场。

典故解析:

  • 补陀缘:指与普陀山的缘分,普陀山是佛教圣地,观音菩萨的道场,与普陀结缘意味着与佛教有深厚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对佛教文化的深厚兴趣。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昌国县普济寺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教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历昌国县普济寺时所作,通过对小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教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昌国县普济寺小亭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教的向往。诗中“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一句,既描绘了亭子的高耸和树木的古老,又隐喻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忘却岁月的向往。而“若为风浪息,更结补陀缘”则表达了对佛教圣地普陀山的向往,希望在风浪平息后,能够与普陀结下更深的缘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敬畏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鲸海中流地,龙峰小洞天”:描绘了小亭所在的地理位置,位于大海中的岛屿,靠近龙峰的幽静之地。
  • “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通过亭子和树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忘却岁月的向往。
  • “大士居邻境,闲僧指便船”:描述了附近住着高僧,闲暇的僧人指引着方便的船只,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氛围。
  • “若为风浪息,更结补陀缘”:表达了对佛教圣地普陀山的向往,希望在风浪平息后,能够与普陀结下更深的缘分。

修辞手法:

  • 比喻:“亭高先得月”比喻亭子高耸,最先受到月光的照射。
  • 拟人:“树老久忘年”拟人化树木,使其似乎忘记了岁月的流逝。
  • 对仗:“亭高先得月,树老久忘年”对仗工整,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佛教的向往,通过描绘小亭及其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忘却岁月的向往,以及对佛教圣地普陀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鲸海:广阔的大海,象征着无边的世界。
  • 龙峰:神秘的山峰,象征着幽静的仙境。
  • 小洞天:道教中的仙境,象征着幽静和超脱。
  • 亭高:高耸的亭子,象征着超脱和先知。
  • 树老: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不变。
  • 大士:高僧,象征着智慧和慈悲。
  • 补陀:佛教圣地,象征着清净和救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亭高先得月”比喻了什么? A. 亭子高耸 B. 亭子古老 C. 亭子幽静 D. 亭子明亮

  2. “树老久忘年”中的“忘年”意味着什么? A. 忘记岁月 B. 忘记年龄 C. 忘记烦恼 D. 忘记时间

  3. 诗中的“补陀”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普陀山 B. 龙峰 C. 鲸海 D. 小洞天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历史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居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高翥的《昌国县普济寺小亭》与苏轼的《赤壁赋》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前者更侧重于对佛教的向往,后者则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高翥的诗作。
  • 《佛教文化辞典》:详细介绍了佛教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普陀山的历史和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闲云 寒食日怀寄友人 送人归华下 送泰禅师归南岳 红蔷薇花 友人寒夜所寄 过陈陶处士旧居 丙寅岁寄潘归仁 登金山寺 送人游雍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碗水往平处端 二字旁的字 屯萃 推舟于陆 拭目而观 风字旁的字 散步 包含迂的词语有哪些 久常 尸字头的字 采字头的字 雪汁 焚香顶礼 寻结尾的成语 私字儿的字 芹泥 做张做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