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1:23
原文展示: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以箴之 高翥 〔宋代〕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里相逢觉又非。 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 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白话文翻译:
与君分别已有三次看到大雁南飞,梦中与你相逢醒来却发现并非真实。 书信寄出不知何时能到达,人们先问你何时归来。 正适合在灯火下亲近书卷,不要让尘埃沾染了你的衣裳。 家中二老倚门等待已久,我们的交情也因此更加深厚。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翥,字九万,号菊涧,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高翥写给友人王仲彝的,王仲彝因事留在三衢(今浙江衢州)久不归家,高翥以此诗劝勉他早日归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具体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别君三见雁南飞”一句,以大雁南飞的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与友人分别的久远。“梦里相逢觉又非”则进一步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强化了思念之情。后两句“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则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珍惜时光,不要被世俗所染。最后两句“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则是对家人和友情的双重关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来的期盼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劝勉友人珍惜时光,不要被世俗所染。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别君三见雁南飞”一句,通过什么自然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A. 雁南飞 B. 梦里相逢 C. 镫火亲书卷 D. 尘埃染客衣
诗中“梦里相逢觉又非”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友人的关怀 C. 对友人的期盼 D. 对友人的劝勉
诗中“正堪镫火亲书卷”一句,诗人希望友人做什么? A. 珍惜时光 B. 亲近书卷 C. 保持纯洁的心灵 D. 早日归家
诗中“二老倚门知已久”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人的什么情感? A. 关心 B. 思念 C. 期盼 D. 劝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