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时间: 2025-04-27 14:44:26

诗句

井桐双照新妆冷,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4:26

原文展示: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
作者: 苏轼 〔宋代〕

井桐双照新妆冷,
冷妆新照双桐井。
羞对井花愁,
愁花井对羞。
影孤怜夜永,
永夜怜孤影。
楼上不宜秋,
秋宜不上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位女子在秋天的闺房中愁苦的心情。清冷的月光照在盛开的梧桐树上,映衬出她的新妆显得格外冷清。她羞涩地面对着井边的花朵,心中充满了愁苦。孤独的影子在漫长的夜里令人怜惜,而这漫长的夜也让孤独的影子更加显得可怜。楼上似乎不适合秋天的气候,秋天的气息更适合不去楼上。


注释:

  • 井桐:指井边的梧桐树,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新妆:指女子刚刚化好的妆,表现出她的精致与怅惘。
  • :表示女子的羞涩与内心的愁苦。
  • 影孤:形容她孤独的身影,暗示内心的孤寂。
  • 夜永:形容夜晚漫长,强调时间的无尽与寂寞。
  • 楼上不宜秋:指楼上环境不适合秋季,暗示一种不安的氛围。

典故解析:

此词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秋天、夜晚的描写,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情感的深刻体悟,常常与孤独、思念等情绪相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且常常融入哲理思考。苏轼在政治上屡遭挫折,经历了多次贬谪,这些经历使他的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创作于苏轼贬谪期间,他在艰难的生活中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悟,特别是对孤独和思念的深刻理解。此词所表现的愁苦情感,与他当时的生活境遇密切相关。


诗歌鉴赏:

《菩萨蛮·回文秋闺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苏轼在孤独中的沉思与内心的挣扎。诗中通过冷冷的月光和井边的梧桐,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忧伤的氛围。开篇的“井桐双照新妆冷”,不仅描绘出女子新妆的冷清,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中反复出现的“羞”与“愁”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女子在寂静秋夜中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爱情的渴望。

整首词运用了回文的形式,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技艺,同时也使得情感更加深邃。结尾的“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则传达出一种对秋天的无奈与逃避,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力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苏轼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词充满了生动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井桐双照新妆冷:井边的梧桐树在月光照耀下,显得冷清,暗喻女子内心的孤独。
  2. 冷妆新照双桐井:新妆的冷清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突显,形成回文结构,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3. 羞对井花愁:女子面对井边的花朵,感到羞涩与愁苦。
  4. 愁花井对羞:同样的情感反复出现,强调愁苦的无法逃避。
  5. 影孤怜夜永:孤独的影子在漫长的夜里,让人怜惜。
  6. 永夜怜孤影:夜的漫长与孤独的影子形成呼应,展现了无尽的孤寂。
  7. 楼上不宜秋:楼上环境与秋天的气候不合,暗示一种不适与不安。
  8. 秋宜不上楼:秋天的气息更适合不去楼上,表现出一种逃避的心情。

修辞手法:

  • 回文:整首词采用回文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
  • 对仗:词中多处对仗工整,体现了词人高超的语言技巧。
  • 拟人:将孤独的影子赋予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孤独的思考,反映了词人在特定环境下对情感的敏感与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愁苦与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井桐:象征孤独与思念。
  • 新妆:女性的美丽与愁苦。
  • 花愁:花朵的美与内心的愁苦形成对比。
  • 孤影:孤独与寂静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词中提到的“新妆”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信
    • B. 寂寞
    • C. 美丽
    • D. 愤怒
  3. “楼上不宜秋,秋宜不上楼”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楼上适合秋天
    • B. 秋天不适合在楼上
    • C. 秋天在楼上很美
    • D. 楼下总是秋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温庭筠《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女性在秋天的孤独与思念,但更侧重于对逝去爱情的怀念。
  • 温庭筠《更漏子》: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展现了孤独和思念的情感,风格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全集》
  2. 《宋词三百首》
  3. 《词源与词典》

这些书籍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苏轼的词风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史供奉群鹤 依韵和武平别後见寄 咏怀 和吴冲卿学士石屏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十四耘鼓 并游 依韵和原甫月夜独酌 观拽龙舟怀裴宋韩李 历阳过杜挺之遂约同入汴 送次道学士知太平州因寄曾子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薏苡之疑 大字旁的字 青黛 白字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经始大业 包含忍的词语有哪些 筛寒洒白 狗追耗子 尸字头的字 詈诘 玉靶 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官不易方 连类引譬 逸结尾的成语 秦火 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