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

《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

时间: 2025-05-07 10:19:44

诗句

故人无字寄相思,敢向穷途怨不知。

老病已全惟欠死,贪嗔虽断尚余痴。

数茎雪鬓江湖远,九转金丹日月迟。

畲粟山苗俱可饱,明年东去隐峨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19:44

原文展示:

陆游的《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二首游自七月病起蔬食止酒》

故人无字寄相思,敢向穷途怨不知。
老病已全惟欠死,贪嗔虽断尚余痴。
数茎雪鬓江湖远,九转金丹日月迟。
畲粟山苗俱可饱,明年东去隐峨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与对生活境遇的感叹。故人无信寄来思念,我怎敢在这艰难的时刻怨恨他人无知。年纪大了,虽然病痛缠身,却只剩下对死亡的渴望。虽然我已断绝了贪欲与嗔恨,但心中的痴念仍然存在。几根白发在江湖远处,炼丹之事也因岁月而缓慢。山上的稻谷和蔬菜都能让我充饥,明年我将去隐居在峨眉山。

注释:

  • 故人:老朋友。
  • 无字:没有书信。
  • 寄相思:寄托思念之情。
  • 敢向穷途怨不知:在艰难的境遇中,怎敢怨恨他人无知。
  • 老病已全惟欠死:年老多病,只剩下对死亡的渴望。
  • 贪嗔:贪欲和愤怒。
  • 数茎雪鬓:几根白发。
  • 九转金丹:道教炼丹术,象征长生不老。
  • 畲粟山苗:山上的稻谷和菜苗。
  • 隐峨眉:指隐居在峨眉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的文学成就非常高,尤其以诗歌闻名。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兴衰,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作品中常流露出爱国情怀与个人的悲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陆游生病期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苦闷和对故人的思念。由于长期的病痛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诗中的情感显得格外沉重。

诗歌鉴赏:

陆游的《和范待制秋日书怀二首》展现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和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的开头,以“故人无字寄相思”引入,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接下来的“敢向穷途怨不知”则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对他人的理解与宽容,尽管生活艰难,他仍然不愿意埋怨他人。

在“老病已全惟欠死”中,诗人坦诚了自己的老病与对死亡的渴望,展现了对生命的无奈与叹息。诗中提到的“贪嗔虽断尚余痴”,则揭示了人性中的执念,虽然他努力断绝世俗的欲望,但心中仍存有对往事的眷恋。

“数茎雪鬓江湖远,九转金丹日月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白发与炼丹象征着对长生的追求与无奈。而最后两句“畲粟山苗俱可饱,明年东去隐峨眉”则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渴望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旧友的思念,也有对生命的沉思,展现了陆游深厚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故人无字寄相思:没有朋友的信件来传递思念之情。
  • 敢向穷途怨不知:在困境中不敢怨恨他人无知。
  • 老病已全惟欠死:年老多病,只希望快点死去。
  • 贪嗔虽断尚余痴:虽然已断绝贪欲与愤怒,但内心仍有痴念。
  • 数茎雪鬓江湖远:几根白发在远方的江湖中。
  • 九转金丹日月迟:炼丹之道因时间而缓慢。
  • 畲粟山苗俱可饱:山上的稻谷和菜苗都能让我充饥。
  • 明年东去隐峨眉:明年将前往峨眉山隐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九转金丹”象征长生的追求。
  • 对仗:如“贪嗔虽断尚余痴”,对立的情感表达。
  • 象征:白发象征年老与经历,隐居则象征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复杂的内心情感。诗中不仅有对个人生命的反思,还有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陆游的哲学思考与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雪鬓: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金丹:象征长生与追求不老的理想。
  • 江湖:代表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自由的向往。
  • 峨眉:隐喻理想的归宿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故人无字寄相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思念
    • C. 欢喜
  2. “老病已全惟欠死”中的“欠死”指的是什么?

    • A. 对生活的渴望
    • B. 对死亡的渴望
    • C. 对病痛的厌倦
  3. 诗人提到的“峨眉”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
    • B. 隐居的理想
    • C. 友谊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相比,陆游的诗更为沉重,关注的是个人的生死与思念,而李白的诗则更显豪放与洒脱,表达了对兄弟的深情。两者在主题上均有思念,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查询

三登乐 三登乐 三登乐·注望晓山 三登乐·南北相逢 三登乐·今夕何朝 三登乐·一碧鳞鳞 子夜歌 子夜歌赠叶静山 其二 子夜歌赠叶静山 子夜歌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户枢不朽 病字头的字 包含虺的词语有哪些 君辱臣死 屈膝求和 忠言谠论 大字旁的字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厝火燎原 扈翌 小字头的字 包含灌的成语 糠粞 臣字旁的字 看家本事 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