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唐明堂乐章。登歌

《唐明堂乐章。登歌》

时间: 2025-05-05 10:26:54

诗句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

笙镛合奏,文物惟新。

敬遵茂典,敢择良辰。

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26:54

原文展示:

唐明堂乐章·登歌
礼崇宗祀,志表严禋。
笙镛合奏,文物惟新。
敬遵茂典,敢择良辰。
絜诚斯著,奠谒方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与祭祀的庄重,意在彰显对传统礼仪的重视。乐器齐鸣,展现出文物的崭新面貌。谨遵古代的典章制度,选择良好的时辰进行祭祀。真诚的心意表现在此,恭敬的祭祀仪式也随之进行。

注释:

  • 礼崇宗祀:礼仪崇尚对祖先的祭祀。
  • 志表严禋:志向明确,隆重的祭礼。
  • 笙镛合奏:笙与镛是古代乐器,合奏代表音乐的和谐。
  • 文物惟新:文物更新,展现出新的面貌。
  • 敬遵茂典:恭敬遵循古代的典籍和礼仪。
  • 敢择良辰:敢于选择一个吉利的时辰进行祭祀。
  • 絜诚斯著:真诚的心意显而易见。
  • 奠谒方申:进行恭敬的祭祀仪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皇帝,统治时期为690年至705年。她在位时重视文化、礼仪,推崇文治,促进了唐代的繁荣。其诗词作品以气势宏大、主题多样而闻名。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武则天执政时期,反映了她对祭祀礼仪的重视,以及通过音乐和文化来传承传统的理念。诗中表达了对祖先的尊敬与对文化的传承。

诗歌鉴赏:

这首《唐明堂乐章·登歌》以其严谨的结构和丰富的内涵,展现了武则天对礼仪的崇尚。整首诗从开头的“礼崇宗祀”开始,便明确了祭祀的主题,突显出对祖宗的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祭祀的仪式上,还体现在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诗中提到的“笙镛合奏”,不仅是音乐的象征,更代表了和谐与团结,暗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安定。

同时,诗中“敬遵茂典”的表述,体现出武则天对古代礼仪和文化的重视,反映了她作为皇帝在政治与文化上都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选择良辰吉日进行祭祀,显示了对天地神灵的敬畏与虔诚。诗的结尾“絜诚斯著,奠谒方申”,强调了祭祀的真诚与庄重,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礼崇宗祀:强调对祖先的尊重和对礼仪的重视。
  2. 志表严禋:表达了对祭祀的严肃态度。
  3. 笙镛合奏:象征着文化与音乐的融合,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4. 文物惟新:古代文物依然充满生机,展现出文化的延续。
  5. 敬遵茂典:遵循古代的礼仪规范,表现出对传统的尊重。
  6. 敢择良辰:勇于选择良好的时机,彰显对祭祀的重视。
  7. 絜诚斯著:真诚的态度显而易见。
  8. 奠谒方申:进行庄重的祭祀,表达对神灵的敬仰。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整个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 意象通过乐器的描写表现出文化的厚重。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传统文化和祖先的尊重,表现出一种对礼仪的崇尚和对历史的承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社会的规矩与道德。
  • 宗祀:代表对祖先的尊重与怀念。
  • 笙镛:象征着音乐与和谐,体现了文化的力量。
  • 良辰:象征着吉祥的时机,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乐器包括(A. 笙 B. 琵琶 C. 古筝)
  2.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A. 个人情感 B. 祭祀与礼仪 C. 自然景色)
  3. “敬遵茂典”中的“茂典”指的是(A. 古代文化典籍 B. 现代法律 C. 个人信仰)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祭妹文》:同样涉及祭祀与哀痛。
  • 李白的《古朗月行》:表达对古代文化的赞美。

诗词对比

  • 武则天的《唐明堂乐章·登歌》与杜甫的《祭妹文》在祭祀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武则天更注重仪式的庄重,而杜甫则更突出个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武则天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 萍乡县圃 昭武太守王子文日举李贾严羽共观前辈一两家 舂陵道上 江上 江阴浮远堂 清平乐(嘲人) 荐痴绝禅师 秋柳 祁门竹枝词四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反形 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密竹 折文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酸醨 骨朵子直 余味回甘 齒字旁的字 流水朝宗 失养 多嘴多舌 起承转合 快快活活 包字头的字 车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