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5:07
纫草成春服,汲湘供晚炊。
人间风浪险,醉里几曾知。
将草编织成春天的衣服,从湘江汲水为晚餐烹饪。
人间的风浪多么危险,醉酒中又有几人能够知晓。
宋无(原名不详),生活在元代,是一位诗人。其诗作以自然为题材,常表现渔民生活和自然风光,风格质朴而富有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渔舟之上,诗人借渔父的生活感叹人间的艰辛与不易,体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艰难的思考。
《渔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父的日常生活,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纫草成春服”,通过对渔父纫草编织衣服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接着“汲湘供晚炊”,描绘了渔父在河边汲水,为家人准备晚餐的情景,反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对人世间艰险的思考,特别是“人间风浪险,醉里几曾知”,揭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人们在醉酒中对生活苦难的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渔父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人生风浪的警醒,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全诗表达了对渔父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人间艰险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朴素生活的珍惜,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
诗中“纫草成春服”中的“纫草”是什么意思?
“汲湘供晚炊”中的“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诗中提到的“人间风浪险”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渔父》与《江上渔者》都以渔民生活为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生活艰难的哲理思考,而后者则表现出渔民的乐观与自然的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