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4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48:33
渔父
作者: 揭傒斯 〔元代〕
夫前撒网如车轮,
妇后摇橹青衣裙。
全家托命烟波里,
扁舟为屋鸥为邻。
生男已解安贫贱,
生女已得供炊爨。
天生网罟作田园,
不教衣食看人面。
男大还娶渔家女,
女大还作渔家妇。
朝朝骨肉在眼前,
年年生计大江边。
更愿官中减征赋,
有钱沽酒供醉眠。
虽无馀羡无不足,
何用世上千钟禄。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渔夫的生活场景:丈夫在前撒网如车轮,妻子在后摇橹穿着青衣裙。全家依靠着这片烟波,扁舟成为了他们的家,海鸥则是他们的邻居。生男孩后能安于贫贱,生女孩后也能供她做饭。大自然赋予他们的渔网就是他们的田园,衣食不必依赖他人。男孩长大后会娶渔家女,女孩长大后则会成为渔家妇。每天都能看到亲人,年年都在大江边谋生。更希望官府能减轻赋税,有钱买酒畅饮。虽然生活简单,没有什么奢求,也不觉得不足,何必在世上追求千钟禄呢?
作者介绍
揭傒斯(约1280-1333),元代诗人,字君实,号蓑翁。他以渔家生活为题材,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劳动人民的生活,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渔父》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渔民的生活在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下发生变化。诗歌通过描绘渔民的简单而幸福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渔父》是一首描绘渔民生活的诗,展现了渔夫家庭的安宁与和乐。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将渔家生活的简单与幸福展现得淋漓尽致。诗的开头描绘了渔夫和渔妇的日常工作,突出了夫妻合作的默契与和谐。全家依赖烟波生存,扁舟成为了他们的家,海鸥则是他们的邻居,这样的意象描绘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诗中提到生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表达出渔家对于后代的接受与包容,生男生女皆能安于现状,体现出对贫贱生活的满足与自信。尤其是“男大还娶渔家女,女大还作渔家妇”这两句,展现了渔家世代相传的传统和婚姻观。
最后几句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渔夫希望能够减轻赋税,以便有更多时间和金钱享受生活,这种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正是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渔夫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纷扰的反思,充分展示了元代民间生活的真实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渔家生活的赞美,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生活状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夫前撒网如车轮”中的“车轮”比喻了什么?
诗中提到“生男已解安贫贱”,这句表达了渔家对儿女的什么态度?
诗的最后一句“何用世上千钟禄”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