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送春

《如梦令 送春》

时间: 2025-05-07 18:14:46

诗句

病起忍将春送。

弱草依花风动。

犹自泥残莺,不唤春回何用。

如梦。

如梦。

但觉翠颦增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4:46

原文展示:

如梦令 送春
病起忍将春送。
弱草依花风动。
犹自泥残莺,不唤春回何用。
如梦。如梦。但觉翠颦增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春天生病时的不舍与惆怅。尽管病痛让我不得不送走春天,微弱的草在花间随风摇动。即使泥土中仍有残留的莺鸟,也无力呼唤春天的归来。这一切如梦幻般的感受,只是感到眉头愈加沉重。

注释:

  • 病起:生病后起来。
  • 忍将春送:忍痛送走春天。
  • 弱草:指微弱的草。
  • 泥残莺:泥土中残留的鸟叫声。
  • 何用:有什么用呢?
  • 翠颦:指青翠的眉头,形容愁苦的样子。

典故解析:

“如梦令”是宋元时期流行的一种词牌名,常用于表达梦幻与感伤的情感。词中“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病”则代表着无奈与失落,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谦,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观察为特色。他的诗词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沈谦因病卧床,春天的到来让他感到无奈与惆怅,生病的他无法享受春天的美好,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如梦令 送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病痛折磨下的春天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深切眷恋。开头“病起忍将春送”一句,直接点明了词中主体的痛苦与无奈。春天是生命的象征,但在病痛折磨之下,春天变得遥不可及。词中“弱草依花风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这份美好在病床之上显得格外无力与苍白。接下来“犹自泥残莺”,则通过残存的莺鸟声音,传达了春天依旧存在,却无法呼唤回来的失落感。最后一句“如梦。如梦”,反复强调了这种梦幻般的感觉,仿佛一切都是虚幻,而眼前的痛苦却是如此真实。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病痛与春天的对比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病起忍将春送”:虽生病,但仍忍痛送走春天,表现了对春天的不舍。
  • “弱草依花风动”:微弱的草在花间随风摇动,描绘春日的景象。
  • “犹自泥残莺”:即使泥土中还有莺鸟的声音,象征着春天的遗留。
  • “不唤春回何用”:即使呼唤春天归来又有什么用呢,表达无奈与失落。
  • “如梦。如梦”:强调一切如梦般虚幻,内心愁苦愈加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春天比作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失去的惋惜。
  • 拟人:将自然界的元素,如草、莺,赋予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词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春天与病痛的对比,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春天的流连,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失去,以及内心的深切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希望与新生。
  • :象征痛苦与无奈。
  • 弱草:象征柔弱生命,反映人之脆弱。
  • :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生命的无奈
    • C. 病痛的折磨
    • D. 对自然的向往
  2. “如梦”的意思是什么?

    • A. 真实的感觉
    • B. 梦幻般的体验
    • C. 生活的真实
    • D. 病痛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思念与感伤。
  • 杜甫的《春望》,从另一个角度描绘春天的景象与痛苦。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 杜甫《春望》:则对春天的描写更为宏观,反映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选》

这些材料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与欣赏古诗词的魅力。

相关查询

疏影 元夜 疏影 赠蕃锦山庄主人 疏影 咏金丝荷叶 疏影 黄梅遥和武曾 疏影 咏落照遥和钱舍人 疏影 芭蕉 疏影 玻璃窗用黄菊人明府纱词韵 疏影 菊影 疏影 梅花 疏影六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皂襕 檀郎谢女 黑字旁的字 包含椠的词语有哪些 捉贼捉脏 不避强御 牵蔓 锦裵 正犯 水积成川 冥漠之都 私开头的成语 提手旁的字 包含陡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残年余力 屡开头的成语 鼻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