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30
浪淘沙令
明月万家砧。
蟋蟀哀音。
何人不起故园心。
一语最难留断袖,说观云林。
回首玉堂深。
谁绋纶音。
都门无酒与君斟。
只赋祈招当赠别,如玉如金。
明亮的月光照耀着万家灯火,
蟋蟀在哀鸣。
谁能不在此时唤起故乡的思绪呢?
一句话最难留住那断袖的情意,
仿佛是在观赏云林的美景。
回首望去,玉堂深处,
谁在吟唱那清丽的音韵?
都城里没有酒来与你斟满杯,
只好赋诗祈愿,赠送离别的祝福,仿佛如玉如金般珍贵。
姚燧(约1290年-约1340年),字子华,号紫云,元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常用细腻的笔触表达个人情怀。
《浪淘沙令》创作于姚燧的晚年,正值元代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故乡的思念与离别之情的描写,折射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浪淘沙令》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深刻理解。开篇以“明月万家砧”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万家的生活中,展现出一种温馨的氛围,但随之而来的是“蟋蟀哀音”,这哀鸣声打破了宁静,暗示着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园的思念。
紧接着,诗人以“何人不起故园心”引出对故乡的思念,这一问句直击人心,令人共鸣。 “一语最难留断袖”则用典故表达了情感的难以割舍,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诗中提到的“玉堂深”及“绋纶音”,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对高雅文化的追求。
最后的“都门无酒与君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时情景的无奈,无法以酒相赠只能以诗言志,既显得伤感又充满深情。结尾的“如玉如金”则是对情谊的珍视,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对友人以及对人生的感悟,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以思乡、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的珍重之情,情感真挚而深厚,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珍贵。
“明月万家砧”中的“砧”指什么?
A. 砧板
B. 生活场景
C. 家庭
D. 以上皆是
“蟋蟀哀音”中“哀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热闹
D. 忧伤
“一语最难留断袖”的“断袖”出自哪个典故?
A. 汉书
B. 史记
C. 大元大一统志
D. 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