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 其十二

《出塞杂咏用上平声韵 其十二》

时间: 2025-05-07 18:14:47

诗句

塞上山高截片云,常看晴雨半峰分。

三千色目熊罴士,十二天闲骥騄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4:47

原文展示:

塞上山高截片云,常看晴雨半峰分。三千色目熊罴士,十二天闲骥騄群。

白话文翻译:

在边塞的高山上,天边的云彩被截成片状,常常能见到晴雨交替的变幻,半个山峰被分隔开来。这里有三千种不同的士兵,像熊和罴般勇猛;而那十二匹骏马,悠闲地在天际奔跑。

注释:

  • 塞上:边境地区,通常指北方的边塞。
  • 山高截片云:高峻的山峰像刀刃一样切割着云彩。
  • 晴雨:晴天和雨天,表示天气的变化。
  • 三千色目:形容士兵众多,各具不同的特点。
  • 熊罴士:指勇猛的士兵,熊和罴都是猛兽,象征力量。
  • 十二天闲骥騄群:形容骏马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奔跑,表现出一种安逸和壮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生于1711年,卒于1799年。他不仅是统治者,还是一位博学的文人,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作品融汇了古今思想,体现了其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乾隆皇帝在边塞巡视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边境风光的赞美和对士兵勇敢的赞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对边防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和士兵的勇敢形象。开头的“塞上山高截片云”,展现了高耸入云的山峰,给人一种巍峨的感觉,仿佛山与天之间的界限在此处被打破。接下来的“常看晴雨半峰分”则传达了自然景象的变化,晴雨交替,给人一种动态的美感。这种对天候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的意境,也暗示了边塞生活的变化与不确定性。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三千色目熊罴士”与“十二天闲骥騄群”的对比,表现出士兵的多样性和骏马的自由。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士兵的赞美,也暗示了国家的力量。整个诗篇在描绘自然壮丽的同时,融入了对人类精神的赞美,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壮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塞上山高截片云”:描绘边塞的高山和云彩的景象,给人以壮丽之感。
    • “常看晴雨半峰分”:表达自然变化的多样性,带来动态的美感。
    • “三千色目熊罴士”:强调士兵的多样性与勇猛。
    • “十二天闲骥騄群”:描绘骏马的自由,象征着无拘无束的精神。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熊罴”比喻士兵的勇猛,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修辞,使得诗句更加工整流畅。
  •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边塞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士兵英勇精神的肯定,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与热爱。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坚韧与高耸,代表边塞的险峻。
  • :变化多端,象征着自然与人生的无常。
  • 士兵:勇敢与力量的象征,代表保卫疆土的决心。
  • 骏马:自由与奔放的象征,体现了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熊罴士”主要指的是什么? A. 勇敢的士兵
    B. 和平的农民
    C. 旅行的商人

  2. “十二天闲骥騄群”中的“闲”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伤
    B. 自由与舒展
    C. 忙碌

  3. 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是哪个地方的自然风光? A. 江南
    B. 塞上
    C. 南海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强调了士兵的勇敢与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弘历的《出塞杂咏》相比,前者更侧重于表现士兵的悲壮情怀,而后者则更注重于自然风光与士兵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经典解析》

相关查询

满江红 满江红 十一月六日,鲁泉董太守过宿高峣 满江红 六月十五夜,锦湖舟游和啸牧 满江红 忆旧游寄金沙王弓铭张杜若徐岐雍史兼三诸子仍用学士来韵 满江红 其二 月夜感逝,用丹阳贺渔隐对月韵 满江红二首 其二 满江红 题姜冶夫晴郊放犊图 满江红 咏全溪清隐 满江红 其五 望谢公青墩故园读书处,三和前韵 满江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玉字旁的字 跗蹠 励志竭精 刀字旁的字 差秩 滥吏赃官 转湾抹角 包字头的字 以己养养鸟 包含学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蚁拥蜂攒 高文典策 采字旁的字 隳节 天文地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