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14
作者: 刘敞 〔宋代〕
丈夫不惧死,所惧潜阘茸。
出身义许国,桀石贾馀勇。
岂无亲戚怜,决去甘登陇。
人生在奋发,将相宁有种。
男人不怕死亡,所害怕的是潜藏的危险。
出于义气要为国家效力,像桀石一样坚韧勇敢。
难道没有亲戚会怜惜我?我决心离去,甘愿登上高山。
人生在于奋发图强,将相之位哪里有种族之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敞,宋代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常以豪情壮志为主题。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通过描写男子的英勇气概,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个人奋斗的渴望。
刘敞的《出塞曲三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豪情的诗作,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不屈的精神。诗中开头即以“丈夫不惧死”引入,强调了男子汉的气概,表现出对死亡的淡然态度,而对潜在的危险则表现出警惕与恐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后,诗人进一步通过“出身义许国”,将个人的义务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明了自己愿意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决心。接着,诗句“岂无亲戚怜”,展现了诗人在面对亲友时的无奈与决绝,虽然有亲情的牵挂,但更高的理想让他毅然选择投身国家的事业。最后一句“人生在奋发,将相宁有种”则是对社会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不论出身,只要努力奋发,就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表达了对才能的崇尚。
整首诗通过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气势与感染力,展现了刘敞对人生、对国家的理解与感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个人努力的强调,反映出一个积极向上、勇敢无畏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丈夫不惧死”所指的是哪种精神?
A. 绝望的态度
B. 勇敢无畏的气概
C. 对亲情的依赖
D. 对生活的厌倦
“岂无亲戚怜”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对哪种情感的思考?
A. 爱国情怀
B. 家庭责任
C. 个人奋斗
D. 亲情与理想的冲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在感情表达上的相似与差异,刘敞更注重个人的奋斗精神,而王昌龄则更加强调对故乡的眷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