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5:11
忒殷勤,檐际一抹秋痕。引上金粟月娥,真个也销魂。重整罗鬟波袜,向雁绳斜处,步碎罗云。还疑是渡凫,舞衣颠倒,如梦如尘。飞琼伎与,回丸承溜,骋巧翻新。嘅此生涯,尽去来飘同轻絮,点点芳春。踏歌和罢,了欢场已过黄昏。蓦又惹起,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只自温存。
这段诗歌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夜景,诗人很细致地观察到檐角上残留的秋意,仿佛勾起了心中的思绪。月亮照耀,金色的光辉让他迷醉。诗人细心整理着自己的发饰和衣物,走在斜斜的雁绳旁,仿若踏碎了轻盈的云朵。似乎在梦中游走,像是轻轻飘浮的羽毛。此时的舞者在舞动着衣衫,仿佛一切如梦如幻。诗人感慨人生如浮云,轻如絮,虽有芳香,却也随风而去。唱着歌,欢宴已过,黄昏悄然来临,又不禁引发心中的愁苦与怨怼,只有自己默默地珍藏这些情感。
张慎仪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诗歌风格细腻、婉约,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身处于一个欢宴之中,随着夜色的沉淀,心中涌起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往欢愉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伤感。
《湘春夜月 瞿印山席观绳伎》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秋天夜色的深刻感受以及对往昔欢乐的怀念。开篇的“忒殷勤”便包含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热切关注,随即引出月色之美,金色的光辉在秋夜中散发出迷人的魅力,令人神往。
诗中“重整罗鬟波袜”的动作带有一种优雅的仪态,诗人仿佛在为自己置身的美好场景增添一份妩媚。随着诗歌的发展,意象逐渐丰富,舞者的形象与飞舞的衣衫形成强烈对比,似乎在描绘一种生动的幻境。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结尾部分“红愁碧怨有谁怜汝”,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虽在欢宴中,却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无奈。诗人最终选择将这些情感自我温存,隐含了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接受。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美好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深邃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内心独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孤独无奈的感慨,情感基调由热烈转向淡淡的忧伤。
诗中“忒殷勤”表示什么意思?
“步碎罗云”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红愁碧怨”表现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