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0: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28
夜阑怕向蓬窗睡。
谙尽孤眠味。
长江笑我往来频。
况是早春时候倍愁人。
从前好景都辜负。
总为儒冠误。
此身底事不能闲。
赢得半江风雪浪如山。
夜深了,不敢在蓬窗下入睡,
已然熟悉了孤寂的滋味。
长江嘲笑我来来往往。
更何况在这个早春时节,愁绪加倍。
往日的美好景色,都被我辜负,
完全是因为儒生的身份所误。
这身躯到底有什么事不能消闲?
只换来半江风雪,波涛如山。
董俞,清代诗人,生于乾隆年间,性格孤傲,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歌以清新典雅、情感真挚著称,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的情绪和哲思。
《虞美人 其五 渡江述怀》创作于作者旅途之际,面对长江的波涛,他思绪万千。在早春的季节,带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对夜深孤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孤独的内心感受。开篇的“夜阑怕向蓬窗睡”即让人感受到一种不安与惶恐,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宁静。随着长江的描绘,江水的奔腾与诗人的内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长江在此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诗人心境的映射。
“从前好景都辜负”一句,展现了对往昔的追忆与遗憾,诗人自责于未能珍惜美好时光。紧接着,“总为儒冠误”更揭示了诗人的无奈,儒生的身份,既是社会责任的象征,也是内心追求的束缚。
最后两句“此身底事不能闲。赢得半江风雪浪如山。”总结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尽管他身处风雨之中,依然无法寻得一丝安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饱满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同时,诗中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反映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无奈与孤独。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意境,也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诗中“长江笑我往来频”意指:
A. 长江的水流很快
B. 长江对诗人的抨击
C. 诗人频繁出入长江
D. 诗人对长江的赞美
“总为儒冠误”的意思是:
A. 因为儒生的身份而受到误解
B. 因为读书而感到快乐
C. 因为儒冠而感到自豪
D. 因为社会责任而感到轻松
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愁苦
C. 兴奋
D. 安宁
答案:
董俞的《虞美人 其五 渡江述怀》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情感。李白的豪放与董俞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