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昼

《春昼》

时间: 2025-08-04 10:51:04

诗句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

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卷衣秦帝,扫粉赵燕。

日含画幕,蜂上罗荐。

平阳花坞,

河阳花县。

越妇支机,吴蚕作茧。

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0:51:04

原文展示:

春昼
作者:李贺 〔唐代〕

朱城报春更漏转,
光风催兰吹小殿。
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卷衣秦帝,扫粉赵燕。
日含画幕,蜂上罗荐。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越妇支机,吴蚕作茧。
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白话文翻译:

在朱红的城墙上,春天的更漏声响起,
微风轻拂,催促着兰花在小殿中摇曳。
细草如丝,可以用手理顺,柳枝长得像细线。
卷起衣袖的秦帝,扫去赵燕的粉妆。
阳光透过画帷,蜜蜂飞上罗帷。
平阳的花坞,河阳的花县,
越地的女子在纺织,吴地的蚕在吐茧。
菱角的汀洲系上了带子,荷塘边倚着扇子。
江南的人儿多情,塞北却没有怨恨。

注释:

  • 朱城:指红色的城墙,象征春天的到来。
  • 更漏转:更漏是古代计时的器具,转动意味着时光流逝。
  • 光风催兰:光风指春天的温暖风,催促兰花开放。
  • 卷衣秦帝:意指衣袖卷起的秦朝皇帝,可能暗指历史人物或象征权力。
  • 扫粉赵燕:赵燕可能指代美丽的女子,扫去化妆粉。
  • 日含画幕:阳光透过装饰的幕帘。
  • 越妇支机:越地的女子在纺织,反映女性的劳动。
  • 菱汀系带:菱角洲边系上带子,描绘了水边的美景。
  • 江南有情:江南地区的人情味丰富,塞北则相对冷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充满了浓厚的个性和鲜明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性。

创作背景:

《春昼》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李贺的创作高峰期。此时,春天的气息弥漫,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刻画了春日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

诗歌鉴赏:

《春昼》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展现了李贺对于春天的深刻感受与细腻观察。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现出一种轻快而愉悦的情绪。朱城的春更声响起,寓意着春天的来临,接着是微风中兰花的摇曳,这些细致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草细堪梳、柳长如线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春天的温柔与细腻,仿佛可以感受到春风拂面的轻柔。而卷衣秦帝则引发对历史的联想,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不仅是自然的变化,也是人们心灵的苏醒。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平阳花坞和河阳花县的描绘,展现了南方特有的繁花似锦,而越妇支机、吴蚕作茧则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劳动的美好。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折射出李贺内心的情感世界。江南的温情与塞北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诗的最后一句“江南有情,塞北无恨”,更是引发人对地域差异和人情冷暖的思考,使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春天的景色上,更升华到对人性的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朱城报春更漏转:春天来临,朱红的城墙上响起更漏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春的到来。
  2. 光风催兰吹小殿:温暖的春风轻轻拂动兰花,营造出春日的宁静气氛。
  3. 草细堪梳,柳长如线:草长得细腻,柳枝绵长如丝,表现出春的细腻与柔美。
  4. 卷衣秦帝,扫粉赵燕:历史人物秦帝与赵燕的形象交融,暗示权力与美丽的转瞬即逝。
  5. 日含画幕,蜂上罗荐:阳光透过帷幕,蜜蜂飞舞,描绘出春日的生动与活力。
  6.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描写南方的花海,展现春天的繁华。
  7. 越妇支机,吴蚕作茧:女性的劳动与自然的生命力相结合,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8. 菱汀系带,荷塘倚扇:水边的美景与女子的闲适形成对比,营造出闲适的春日气息。
  9.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对比江南的温情和塞北的冷漠,反映出地域间的情感差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草细堪梳,柳长如线”,两个短语相互呼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柳长如线”,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柳枝的细长。
  • 拟人:如“光风催兰”,赋予春风以生命,使得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春日生机的赞美。同时,诗中对江南与塞北的情感对比,也引发了对人性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城:象征春天的开始。
  • 兰花:春日的美丽象征。
  • 草细、柳长:春天的细腻与柔美。
  • 越妇、吴蚕:展现劳动的美好与生命力。
  • 江南、塞北:地域文化的差异与情感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朱城”代表什么季节?

    • A. 夏季
    • B. 秋季
    • C. 春季
    • D. 冬季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卷衣秦帝”寓意着_____

  3. 判断题:诗中“江南有情,塞北无恨”表现了地域间情感差异。(对/错)

答案:

  1. C
  2. 权力与美丽的转瞬即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鸟鸣涧》

诗词对比:

  • 李贺《春昼》与杜甫《春望》
    • 李贺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重在描绘自然景色;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愁苦,情感上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李贺诗集》

相关查询

和王定国 寄李公择郎中 光华寺 泗州东城晚望 春日杂兴十首 虞美人(三之一) 和程给事赠虞道判六首 悼王子开五首 迎春乐·菖蒲叶叶知多少 寄蓴姜法鱼糟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诒讥 怆然涕下 包含鸦的词语有哪些 黑字旁的字 提土旁的字 包含堆的成语 犬牙鹰爪 原恕 希旨承颜 挨户 戈字旁的字 珠翠罗绮 犇遯 囊橐萧然 鼠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坦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痛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