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7:51
南海神龟三千岁,兆协朋从生庆喜。
智能周物不周身,未免人钻七十二。
谁能用尔作小冠,岣嵝耳孙创其制。
君今此去宁复来,欲慰相思时整视。
南海的神龟已经活了三千年,周围的朋友们都为它的长寿而庆贺。
它的智慧周遍万物,却难以包容自身,难免遭人嫉妒。
谁能用你来做小冠呢?岣嵝耳的孙子创造了它的样式。
你如今离去,何时才能再回来?我想在相思时分再看看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葛延之赠龟冠》是苏轼在与友人葛延之的交往中所作,诗中提到的龟冠是当时流行的帽子,反映了友谊的珍贵与离别的惆怅。此时,苏轼因政治原因被贬,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葛延之赠龟冠》通过对南海神龟的描绘,表现了对长寿和智慧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友谊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神龟的三千年寿命引入,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珍贵。接着诗人转而讨论智慧的主题,指出即使拥有智慧,仍然会遭遇不解与嫉妒,这种对人性复杂的剖析,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思想内涵。
对于朋友的离去,诗人表达了对再相见的渴望,情感真挚而细腻,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韵律和谐,情感上却层层深入,既有赞美也有惆怅,体现了苏轼典型的风格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长寿、智慧的赞美,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基调深沉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南海神龟”象征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离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智能周物不周身”这句表达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轼的《葛延之赠龟冠》更倾向于表现内心的思考与情感,而李白则更侧重于豪放的情绪与对生活的享受。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