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时间: 2025-05-05 15:43:17

诗句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3:17

原文展示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作者: 高启 〔明代〕

大江来从万山中,
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
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
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
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
酒酣走上城南台坐
觉苍茫万古意,
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
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
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
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
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
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
不用长江限南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从万山之间奔涌而来,山势与江流一同向东流去。钟山如同巨龙独自向西而起,似乎要借着长风破浪而行。江山的雄伟壮丽相互争辉,形胜的景色在天下间无与伦比。秦始皇在此埋藏黄金,留下的气息如今依然葱郁。我心中郁结的情感该如何才能打开呢?酒醉后我走上城南台,感受到万古的苍茫意境,这种感觉似乎来自于荒烟落日之间。石头城下涛声如怒,武骑千军谁敢渡过?黄旗入洛究竟有什么吉祥,铁锁横江依然不算坚固。前三国时期,后六朝的草生长在官阙之间,何其萧条。英雄们趁时而起进行割据,多少次战争让鲜血流淌成寒潮。我生在这个时代,幸好遇到圣人兴起南方,初平之乱已经平息。从今往后四海之内都将是我的家,不再以长江作为南北的界限。

注释

  • 大江:指长江。
  • 钟山:位于南京,是著名的山脉。
  • 秦皇:指秦始皇,历史上著名的皇帝。
  • 铁锁横江:指长江上的铁锁,象征着坚固的防线。
  • 前三国、后六朝: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和六朝时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1500年-公元1620年),明代诗人,字宗孟,号遯斋,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山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中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描写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望,寄托了对国家统一的美好愿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雨花台为视点,展现了长江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写,传达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情感。开篇即以“万山”引入,体现了大江的源远流长,给人以气势磅礴之感。钟山的描写则点明了地理位置,更加突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江山的豪情。接下来的对比与抒情部分,诗人不仅回顾了历史的兴衰,也对英雄豪杰的壮志未酬表达了深深的感慨。

整首诗在气势上不断升华,从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转向历史的沉思,最终又回归到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统一、和平的渴望。诗中“从今四海永为家”的结尾,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具有激励人心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江来从万山中”:长江从万山之间流出,气势如虹。
  • “山势尽与江流东”:山脉与江水一同向东流去,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
  • “钟山如龙独西上”:钟山形状如龙,独自高高耸立。
  • “欲破巨浪乘长风”:形象地描绘了钟山欲破浪而起的壮阔场景。
  • “江山相雄不相让”:江山的雄伟壮丽相互争辉,形成鲜明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钟山比作龙,增强了视觉冲击力。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现了江山的壮丽与历史的厚重。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以及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体现了对统一、和平的热切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着中国的伟大与连绵。
  • 钟山:代表着历史的厚重。
  • 铁锁:象征着坚固的防线,暗示着历史的沧桑。
  • 黄旗:代表着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兴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钟山如龙”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排比
  2. 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历史的无奈
    • B. 对未来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英雄的崇敬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白的《庐山谣》与高启的《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均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情绪,而高启则更加强调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期望,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诗人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汉乐府的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传言玉女 为孙女阿牛赋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秋怀 传言玉女 和逃禅生四和 传言玉女 玉兰 传言玉女 传言玉女 其二 春宵 传言玉女 其一 棠村雨后看芍药 洞庭春色 会同水西二峰特立,曰蜡烛寨,为更名双髻,词以命之 洞庭春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包含秉的词语有哪些 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户字头的字 祸国误民 頁字旁的字 绊绊磕磕 山臣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愈加 幾字旁的字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五讲四美 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