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

《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

时间: 2025-07-28 23:42:48

诗句

文战当年笔似飞,龙蛇落纸墨淋漓。

中书虽老心犹壮,坐看先生涤砚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3:42:48

原文展示:

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
文战当年笔似飞,
龙蛇落纸墨淋漓。
中书虽老心犹壮,
坐看先生涤砚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孟郊故居的感慨。诗中提到,昔日的文人们在文战中笔力如飞,字迹如龙蛇般飞扬,墨迹洒落在纸上十分淋漓。虽然年岁已高的中书(指孟郊)心中依然豪情壮志,坐在这里静静地看着涤洗砚台的景象。

注释:

  • 文战:指文人之间的诗词争斗或比拼。
  • 笔似飞:形容写作时的笔势迅疾。
  • 龙蛇:比喻字迹遒劲有力。
  • 墨淋漓:形容书写时墨水流淌的状态,强调书写的生动。
  • 中书:指孟郊,古代文人称号。
  • 涤砚池:洗砚台,象征着清洗与创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高,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作见称,风格多样,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高对孟郊故居的追忆中,表达了对历史文人的敬仰与对文人精神的赞美,反映了当时文人生活的情景与精神面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文人书写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文人精神的崇敬。开头两句“文战当年笔似飞,龙蛇落纸墨淋漓”生动地表达了当年文人在诗词争斗中的风采,笔势如飞,字迹如龙蛇。这里的“龙蛇”不仅形象生动,也暗示了文人的才华与气势。接下来的“中书虽老心犹壮”则转向对孟郊的赞美,尽管孟郊年岁已高,心中依然充满壮志,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一句“坐看先生涤砚池”则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似乎在表达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与追溯,体现了对文化传统的尊重。整首诗气韵流畅,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积淀与对历史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战当年笔似飞:指过往的文人之间诗词的竞争,笔触迅速而有力。
  2. 龙蛇落纸墨淋漓:比喻书写的字迹生动有力,墨水洒落,形象鲜明。
  3. 中书虽老心犹壮:即使年纪大了,孟郊的心志依然充满力量。
  4. 坐看先生涤砚池:静坐观望,洗砚的情景,流露出悠然自得的心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字迹比作“龙蛇”,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添了音韵美。
  • 夸张:笔似飞、墨淋漓等形容夸张,突出文人风采。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历史文人精神的描绘,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敬仰,以及对文人豪情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文人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文人的才华与创造力。
  • 龙蛇:象征书法的力量与灵动。
  • :象征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 砚池:象征文人生活的宁静与雅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文战”指的是什么? A. 军事战争
    B. 文人之间的诗词争斗
    C. 书法比赛
    答案: B

  2. “龙蛇落纸”主要形容什么? A. 字迹的生动
    B. 墨水的流淌
    C. 情感的激烈
    答案: A

  3. 诗中提到的“中书”指的是谁? A. 吴高
    B. 孟郊
    C. 诗人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对比《春望》与《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两者均描绘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文化的敬仰,但《春望》更侧重于历史的沉痛,而《兴宁罗翰林孟郊故居》则注重文人精神的传承与赞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大辞典》
  •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筠翁生朝) 瑶真馆 宫使枢密富丈和篇高妙所谓压倒元白末句许予 送前东阳于明府由鄂渚归故林 八声甘州(陪筠翁小酌横山阁) 南乡子(寿) 与富枢密 鱼游春水 西峡行 挽李仲辅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燃料空气炸药 癶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淹晩 歹字旁的字 包含即的词语有哪些 倒挂 名德重望 香杵 写副 扶老将幼 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云散风流 十字旁的字 狗行狼心 有作其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