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40: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40:16
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
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
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
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
这首诗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江水在远处流淌,山峰高耸而独立,彼此对峙。岸边的松树映照出寒冷的色彩,石头旁的浪花拍打得四散飞溅。山峰参差不齐,远处与天空相接,云霞在晴空中缥缈飘荡。夕阳西下,船只渐行渐远,回首时只见一片沉沉的青色雾霭。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在唐代十分流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李赤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他以描写自然山水的诗作著称,风格清新,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天门山》写于诗人游历天门山时,旨在表达他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心灵的宁静与思索。
这首《天门山》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和细腻观察。首句“迥出江水上,双峰自相对”,以江水为背景,勾勒出两座高耸山峰的形象,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对比与协调。接下来的“岸映松色寒,石分浪花碎”,则通过岸边松树与浪花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清冷而又生动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中间两句“参差远天际,缥缈晴霞外”通过描绘山与天的关系,营造出一种辽远的意境,仿佛无边的天空与飘渺的云霞将山峰的壮丽与天空的广阔融合在一起,展现出大自然的无尽魅力。最后一句“落日舟去遥,回首沈青霭”则通过夕阳与远行的舟,表现出一种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增添了几分惆怅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宏伟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体现了唐代山水诗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反映了唐代山水诗的典雅与深邃。
“迥出江水上”中“迥”字的意思是:
A. 远离
B. 高出
C. 流动
D. 寂静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观主要是:
A. 河流
B. 山峰
C. 森林
D. 草原
“落日舟去遥”中“舟”指的是:
A. 船
B. 小船
C. 渡船
D. 以上皆是
王维在《鹿柴》中同样描写了山水的清幽与宁静,展现了与《天门山》相似的自然主题。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内心的抒发,而李赤则更注重景色的描绘与壮丽的表现。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