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1:13
绝壁临巨川,连峰势相向。
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
但惊群木秀,莫测精灵状。
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
这首诗描绘了陡峭的悬崖与巨大的河流相对而立的壮丽景象,连绵的山峰向着彼此倾斜。在乱石与急流之间,波涛回荡,自成一番浪花。然而,令人惊叹的是那群高大的树木,形态各异,似乎隐藏着难以捉摸的灵性。更有夜晚的猿声悲啼,让我在江上不禁忧心,心中感到几分醉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的“猿啼”可以联想到古代诗人常用猿猴寓意孤独与思乡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思绪。
作者介绍: 李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结合著称,常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一个山水秀美的地方,诗人目睹了壮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与人的渺小,因而写下了这首诗。
《姑熟杂咏》以其深邃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而著称。诗的开头两句通过“绝壁”和“巨川”的对立,构建了一个雄伟的自然场景,传达出一种壮观的视觉冲击力。接着,诗人用“乱石流洑间,回波自成浪”描绘出水流的动态,给人以流动感,仿佛可以听到水流的声音,增强了读者的身临其境之感。
随后,诗人转向树木的描写,运用“群木秀”一语,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莫测精灵状”则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似乎在暗示自然界中潜藏着不为人知的灵性。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明了诗人对生灵的赞美与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更听猿夜啼,忧心醉江上”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猿啼声带来一种孤独的沉思,诗人在江上醉意朦胧中,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忧伤。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在描绘壮丽自然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虑,形成一种和谐的统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孤独的感慨,表现出对生命的思索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包括哪些元素?
“更听猿夜啼”中,猿啼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在江上感到“忧心醉”是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