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4:45
月夕追事
作者: 吴融 〔唐代〕
曾听豪家碧玉歌,
云床冰簟落秋河。
月临高阁帘无影,
风过回廊幕有波。
屈指尽随云雨散,
满头赢得雪霜多。
此时空见清凉影,
来伴蛩声咽砌莎。
我曾听过豪门之中,碧玉般的歌声飘荡。
秋水涟漪,映着云床和冰凉的竹席。
月光照临高阁,帘子没有影子,
风轻轻掠过回廊,帷幕起伏如波。
数着手指,似乎所有的云雨都已散去,
满头白发,尽是岁月的雪霜。
此时只见那清凉的影子,
伴随着秋虫的低吟,在石阶上轻轻回响。
吴融,唐代诗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作品多描绘月夜、秋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月夕追事》创作于秋夜,诗人通过对月光、秋虫的描写,表现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流逝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月夕追事》是一首典型的唐代诗歌,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秋夜场景。诗人在开头提到“曾听豪家碧玉歌”,展现了他对豪门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接着通过“云床冰簟落秋河”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凉、舒适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宁静的秋夜。
“月临高阁帘无影,风过回廊幕有波”,诗人以月光和微风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他对这个宁静夜晚的感受。接下来的“屈指尽随云雨散”,则折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仿佛感叹着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两句“此时空见清凉影,来伴蛩声咽砌莎”,将诗歌推向高潮,清凉的影子和秋虫的低吟交织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夜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以及在宁静的秋夜中,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这种情感的深度和细腻使得诗作具有了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中提到的“碧玉歌”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满头赢得雪霜多”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