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8:3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8:30:19
闻蝉
作者: 吴融 〔唐代〕
夏在先催过,秋赊已被迎。
自应人不会,莫道物无情。
木叶纵未落,鬓丝还易生。
西风正相乱,休上夕阳城。
这首诗表达了夏天已过,秋天即将来临的时节,尽管自然界的变化无情,但人们的情感却是复杂的。虽然树叶尚未凋落,人的白发却已经开始增多。西风吹起,带来了一种混乱的情绪,不要再去夕阳西下的城池了。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流畅的诗风而著称。生平资料不详,但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盛夏与初秋交替之际,诗人通过对蝉鸣的描写,反映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中情感真挚,表现了对秋天的期待和对夏季的怀念。
《闻蝉》作为一首唐代诗作,展现了吴融对季节变迁的敏感和深刻的思考。诗的开头以“夏在先催过”引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随着夏天的结束,秋天的到来似乎也在催促着人的心情变化。接着,诗人通过“自应人不会,莫道物无情”来反映出一种无奈和对自然变迁的感慨,虽然自然界在不断变化,但人们的情感却是复杂而深刻的。
“木叶纵未落,鬓丝还易生”这一句则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生的历程相结合,尽管树叶尚未凋落,人的白发却早已增多,暗示着时间的无情和衰老的不可逆转。此时,西风的吹拂又为全诗增添了一种哀伤的色彩,似乎在诉说着一种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不舍。
最后一句“休上夕阳城”则是对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终点,而“休上”则是劝诫人们不要再去追忆那些逝去的时光。整首诗在情感上展现了一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思索,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和对过往的追忆,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木叶纵未落,鬓丝还易生”这句表达了什么?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秋夕》 - 杜甫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山行》 - 杜牧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现了对旅行和生活的思考,与《闻蝉》在意象使用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