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8:40
蒲阪今灰烬,兹楼亦草莱。
如何三字大,却到百蛮开。
屋漏真能尔,霜严可畏哉。
置之当座右,亲手拂尘埃。
蒲阪如今已成灰烬,这座楼也只剩下杂草。
怎么这三字(楼名)如此伟大,却引来了无数蛮夷的到来。
屋子漏雨真是让人无奈,寒霜严峻让人心生畏惧。
将这首诗放在身边,亲手轻轻拂去上面的尘埃。
“蒲阪”是历史上有名的地名,曾经繁荣,但现已衰落。诗中提到的“百蛮开”可能指的是外族的侵扰与入侵。诗人通过对比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凋敝,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
作者介绍:朱翌,宋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以短小精悍著称,常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面对曾经繁华的地方如今的荒凉,心中感慨万千,借楼名来抒发对往日盛况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蒲阪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开头两句直入主题,将曾经繁华的地名置于灰烬与杂草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示了历史的无情。诗人接着提到“三字大”,不仅是在怀念楼名的雄伟,也暗示着它曾经的影响力,如今却遭遇百蛮的侵扰,象征着外来者对传统文化与精神的冲击。
后两句转而讲述诗人自身的感受,虽然房屋漏雨、霜寒刺骨,这些外在的困境让人无奈,但他仍选择将诗歌放在身边,轻拂尘埃,表明对文化传承的执着与珍视。这种对比与反转,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自我内心的坚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惋惜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透出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蒲阪今灰烬”中“灰烬”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三字大”指的是什么?
“亲手拂尘埃”意味着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朱翌的诗同样反映了对社会变迁的感慨,但朱翌更集中于个人的情感与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动荡与百姓的苦难。两者都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但视角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