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2:55
闻道洞庭波又起。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
洞口桃花如梦里。薜萝荒径啼山鬼。
一段灵襟兰与蕙。愿转光风,临镜纫秋佩。
红粒啄残鹦鹉嘴。相思遥夜拚憔悴。
听说洞庭湖的波涛又起,瑶瑟的声音中,山峰似乎微微皱眉。
洞口的桃花如梦境般美丽,荒凉的小路上,薜萝缠绕,啼叫着山中的鬼神。
一段灵秀的情怀如兰花与蕙草,我愿意让轻风吹拂,映照着镜子,系上秋天的佩饰。
红色的果实被鹦鹉的嘴啄得所剩无几,漫长的相思之夜让我愈发憔悴。
陈匪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事的感慨。他的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善于用自然景物烘托人的情思。
《蝶恋花》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多感怀的时期。诗中描写的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蝶恋花》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闻道洞庭波又起”,便引入了动荡的自然景象,形成一种开阔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接着,诗人用“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描绘出一种优雅的音乐与青翠的山峰相结合的画面,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层次。
“洞口桃花如梦里”,此句将自然美与梦幻结合,桃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呼应了“相思”的主题。而“薜萝荒径啼山鬼”则通过荒凉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心中无法言说的苦闷。
后半部分,“一段灵襟兰与蕙”以兰花与蕙草的纯洁作为情感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真挚情感的追求。“愿转光风,临镜纫秋佩”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而最后一句“相思遥夜拚憔悴”则将整首词推向高潮,浓烈的相思之苦使得诗人心力交瘁,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
《蝶恋花》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陈匪石
c) 李白
d) 白居易
诗中“瑶瑟声中,半蹙眉峰翠”描绘的是哪种情境?
a) 宁静
b) 忧伤
c) 喜悦
d) 激昂
“相思遥夜拚憔悴”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快
b) 无奈与痛苦
c) 期待
d) 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