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墨戏二首·兰

《墨戏二首·兰》

时间: 2025-05-10 10:12:05

诗句

鄂州迁客一花说,仇池老仙五字铭。

併入晴窗三昧手,不须辛苦读骚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2:05

原文展示:

墨戏二首·兰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鄂州迁客一花说,
仇池老仙五字铭。
併入晴窗三昧手,
不须辛苦读骚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兰花的感悟与哲思。诗中提到的“鄂州迁客”暗示着诗人自身的流亡生活,而“仇池老仙”则指代某种超脱的境界。诗人希望通过简单的观察与体悟,达到心灵的宁静,强调不必辛苦去阅读那些复杂的古文。

注释:

  • 鄂州:指湖北省的一个地方,诗人可能在此地流亡。
  • 迁客:流亡者,指诗人自己。
  • 仇池:古代神话中的老仙,象征着智慧与超脱。
  • 三昧手:指一种心灵的宁静状态或禅定的技艺。
  • 骚经:指《离骚》一类的古代诗文,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与思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惟良,号石斋,宋代诗人,曾任官职,因政治原因被贬,生活坎坷。他的诗风简练清新,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内心的感受与哲思。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流亡期间,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与超然态度。借助兰花的意象,展现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融合。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其简洁而深邃的表达。开头的“鄂州迁客”便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份与心境,流亡的经历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兰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清雅,诗人通过兰花引发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仇池老仙五字铭”暗示了对智慧与超然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简单的自然观察而获得心灵的宁静。后两句则强调了心灵的修炼无需依赖繁杂的经典文本,反而可以通过自然的理解与内心的体验来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整首诗在意象上通过兰花与自然的描绘,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豁达与从容。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鄂州迁客一花说”:作为流亡者,诗人通过兰花的象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 “仇池老仙五字铭”:提及神话中智慧的象征,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併入晴窗三昧手”: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观察结合,展示一种禅意。
    • “不须辛苦读骚经”:强调心灵的体悟比文字的学习更为重要。
  • 修辞手法

    • 象征:兰花象征高洁、清雅,暗示诗人的理想追求。
    • 对仗:上下句形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通过自然的观察与体悟,实现内心的宁静与智慧,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兰花:象征高洁、独立,体现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迁客:流亡者,表达孤独与对故土的思念。
  • 老仙:智慧与超脱的象征,指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互动学习:

  • 选择题

    1. 诗中提到的“鄂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湖北
      • B. 湖南
      • C. 江西
      • D. 四川
    2. 兰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高洁
      • C. 权力
      • D. 名声
  • 填空题

    1. 诗人通过兰花表达了对 ___ 的思考。
    2. “不须辛苦读骚经”强调了 ___ 的重要性。
  • 判断题

    1. 诗中提到的“仇池老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 (对 / 错)

答案:

  1. A
  2. B
  3. 人生
  4. 心灵的体悟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诗词对比

    • 比较陈与义的“墨戏二首·兰”与陶渊明的《饮酒》:
    • 两者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但陈与义更强调心灵的宁静,而陶渊明则更多展现归隐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述怀示书君女弟子 满江红 寿张绣江 满江红 其八 满江红 台城怀古,步萨都剌韵 满江红 满江红 次白君举州卒所寄韵。君举三十年前 满江红 其二十九 为梁冶湄题《柳村渔乐图》 满江红 其七 再用韵柬顾庵并呈荔裳 满江红 其九 岳坟次武穆原韵 满江红 和金直卿冬日述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解的词语有哪些 陆离光怪 横扫千军 颠头耸脑 己字旁的字 弃笔从戎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引龙直 隹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深沟坚壁 故侯 轻脚轻手 贝字旁的字 歡呼 鸾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