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折中仓观米元章题字

《折中仓观米元章题字》

时间: 2025-04-28 03:38:12

诗句

银钓入木揜锺王,拂眼清风识楚狂。

淮海京尘两流落,与君大是觉身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8:12

原文展示:

银钓入木揜锺王,拂眼清风识楚狂。淮海京尘两流落,与君大是觉身妨。

白话文翻译:

银色的钓竿轻轻插入木制的钓台,清风拂面让我分辨出楚地的狂放。淮水与京城的尘埃两者交融,与你在一起,感受到的是一种身心的妨碍。

注释:

  • 银钓:银色的钓竿,象征着钓鱼的乐趣。
  • 木揜:木质的钓台或钓位,用以钓鱼。
  • 拂眼:指清风轻轻拂过眼睛,给人带来舒适的感觉。
  • 楚狂:楚地的狂放,可能指楚文化的豪迈之气。
  • 淮海:指淮河和海河,象征着南北两地的差异。
  • 京尘:北京的尘土,代表城市的喧嚣与繁杂。
  • 觉身妨:感受到身体和心灵的阻碍。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到的“楚狂”可能与古代楚文化的豪放精神相关,楚地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而著称。淮海与京尘的对比,反映出南北文化的差异与交融,同时也隐喻了生活中追求自由与面对现实的矛盾。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贺铸,字梦鸥,号澄怀,晚号天游,宋代著名词人,精于词作,尤以豪放见长。其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抒发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贺铸游览之际,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宁静与思考。开头“银钓入木揜锺王”,用钓鱼的意象引入,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接着“拂眼清风识楚狂”,清风的描写不仅让人心旷神怡,也暗示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诗中提到的“淮海京尘”,则是南北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给人一种身处繁华与恬静之间的矛盾感。最后一句“与君大是觉身妨”,则是对友人或对话者的感慨,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对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银钓入木揜锺王”:描绘了一个清雅的钓鱼场景,钓竿与钓台的结合,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方式。
    2. “拂眼清风识楚狂”:利用清风来引发联想,表现出对楚文化的某种理解与感受。
    3. “淮海京尘两流落”:将南北文化相互交织的画面呈现出来,体现出人们在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挣扎。
    4. “与君大是觉身妨”:表达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内心矛盾,既有亲密又有距离感。
  • 修辞手法

    1. 比喻: “银钓”象征着闲适的生活态度。
    2. 对仗: “淮海京尘”对比南北,增强诗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 银钓:象征自然中的宁静与雅趣。
  • 清风:代表自由与舒适的生活状态。
  • 淮海京尘:象征南北文化的交融与生活的纷扰。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银钓”指的是什么?
      • A. 钓鱼的工具
      • B. 银色的鱼
      • C. 一种饮品
    2. “淮海京尘”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宁静
      • B. 南北文化的对比
      • C. 个人的情感
    3. 诗的主题是?
      • A. 对友谊的怀念
      • B. 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 C. 生活的忙碌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庐山谣》,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诗词对比:对比贺铸的诗作与苏轼的《赤壁赋》,两者皆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但贺铸更侧重于闲适的生活体验,而苏轼则更具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贺铸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薛端明挽章三首 其一 序斋丁主簿挽章 夏日漫兴 交代赵从之善石见和次韵奉答 上湖广总领赵郎中 送赵侍朗被召 送赵侍朗被召 病中有感欲落不落雪旧事偶成唐律 赵和宗挽诗三首 上已日舍舟丰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沮苍 包含巧的词语有哪些 幺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企予望之 包含须的成语 火上浇油 壅养 万事不求人 招花惹草 实宜 客机 鼠字旁的字 大惊失色 包含工的成语 巳字旁的字 宛转悠扬 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