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如梦令 其二 蝴蝶

《如梦令 其二 蝴蝶》

时间: 2025-05-07 22:34:31

诗句

门闭西园芳草。

栩栩不离栏角。

何处是罗浮,一缕梦魂缥缈。

休恼。

休恼。

满地落红谁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4:31

原文展示:

如梦令 其二 蝴蝶
门闭西园芳草。
栩栩不离栏角。
何处是罗浮,一缕梦魂缥缈。
休恼。休恼。
满地落红谁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西园的芳草门已关闭。
那栩栩如生的蝴蝶依然不离栏杆的角落。
罗浮山在哪里呢?只剩一缕梦魂在空中飘渺。
不要生气。不要生气。
满地的花瓣落下,究竟是谁来打扫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
  • 罗浮:指罗浮山,是道教名山,象征着仙境和理想的归宿。
  • 缥缈:形容轻盈飘渺,难以捉摸。
  • 休恼:不要生气,表示一种劝解。
  • 落红:指花瓣,象征着离去与逝去的美好。

典故解析:
“罗浮”常被用作隐士追求的理想之地,反映出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左锡嘉,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见长,常描写自然与人生,作品多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时,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如梦令 其二 蝴蝶》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西园的美景和蝴蝶的神态,传达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眷恋与思索。开头一句“门闭西园芳草”,便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气氛,仿佛美好的记忆被封闭在了眼前的园子里。接着“栩栩不离栏角”,生动描绘出蝴蝶在栏杆旁舞动的情景,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然而,随着“何处是罗浮,一缕梦魂缥缈”,诗人将思绪引向理想的境地,罗浮山代表着理想和追求,但此时已变得遥不可及,只剩下那缥缈的梦魂,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一句“满地落红谁扫”,则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感叹,似乎在询问,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又有谁来守护与清理呢?

整首词以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能为力,令人倍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门闭西园芳草:描绘了一个封闭的园子,暗示着孤独与怀旧。
  • 栩栩不离栏角:蝴蝶的栩栩如生,象征着生活的活力与美好。
  • 何处是罗浮,一缕梦魂缥缈:将理想与现实对比,梦魂的缥缈象征着理想的遥远。
  • 休恼。休恼。:劝解自己,不要对失去而感到愤怒。
  • 满地落红谁扫: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的沉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蝴蝶比作生命的活力,寓意深刻。
  • 拟人:用“栩栩”形容蝴蝶,赋予了生命的感觉。
  • 对仗:如“何处是罗浮”和“一缕梦魂缥缈”,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无奈的反思,透过自然景象和蝴蝶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园: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青春的消逝。
  • 蝴蝶:象征着自由、美好与生命的短暂。
  • 罗浮:象征着理想的归宿与追求的目标。
  • 满地落红:象征着逝去的美好事物,带有一丝惆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门闭西园芳草”中的“西园”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个封闭的园子
    C. 一片海

  2. 诗中提到的“罗浮”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与追求
    C. 忧伤与失落

  3. 诗中“满地落红谁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惆怅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左锡嘉的《如梦令 其二 蝴蝶》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但李清照的词更多的是个人情感的细腻,左锡嘉则更侧重于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 《左锡嘉诗文集》

相关查询

江城子·迎得郎来入绣闱 天仙子·柳色披衫金缕凤 江城子·竹里风生月上门 江城子·初夜含娇入洞房 题永明智觉寿禅师顶相 偈三首 偈三首 偈三首 读韦左司诗 蝶恋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发十中 毒气 蒙冲 世宗 韭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血债要用血来还 臼字旁的字 放龙入海 广开门路 双人旁的字 作歹为非 乐天安命 包含桴的词语有哪些 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陆架 业字旁的字 包含犬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