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5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6:46
前调
作者: 杨冠卿 〔宋代〕
月冷花寒宫漏促。
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
弦断鸾胶还再续。
娇云时霎情难足。
解道双鸳愁独宿。
宿翠偎红,蛱蝶元相逐。
蓬海路遥天六六。
终须伴我骑黄鹄。
夜晚寒冷,花朵凋零,宫中的漏壶声音急促。
人在空荡荡的屋檐下,身体温暖却没有食物。
弦断了,鸾鸟的胶水还能再续。
娇媚的云彩时常变幻,情感却难以满足。
有人说双鸳鸟却愁苦地独自栖息。
翠色和红色相依,蝴蝶本是彼此追逐。
蓬莱海的路途遥远,天边的星星明亮。
最终我仍需伴随你,乘着黄鹄飞翔。
杨冠卿,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词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前调》创作于宋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诗中融入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孤独的感慨,体现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复杂认识。
《前调》是杨冠卿的一首细腻而富有情感的词作,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刻画,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首句“月冷花寒宫漏促”以寒冷的夜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下来的“人在虚檐,玉体温无粟”则表现出诗人在这寒冷环境中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身体温暖,但缺乏精神世界的滋养。
随着诗篇的发展,诗人用“弦断鸾胶还再续”来比喻爱情的脆弱与可恢复,展现出一种对爱的希望与不安。“娇云时霎情难足”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云彩的变幻象征着爱情的瞬息万变。在“解道双鸳愁独宿”中,诗人以鸳鸯独宿的意象,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求与现实的失落。
最后两句“蓬海路遥天六六,终须伴我骑黄鹄”则是对未来的憧憬,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整个诗篇情感层层递进,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爱情、孤独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孤独、爱情与理想展开,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前调》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杨冠卿
C. 杜甫
诗中“月冷花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寂寞与孤独
C. 激昂与奋发
“双鸳愁独宿”中“双鸳”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