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04:52
菩萨蛮(春日呈安国舍人)
作者:杨冠卿
飞云障碧江天暮。
杏花帘幕黄昏雨。
翠袖怯春寒。
有人愁倚阑。
天涯芳草路。
目送征鸿去。
人远玉关长。
尺书难寄将。
在暮色中,飞云遮住了碧蓝的江面。
杏花在帘幕中,黄昏时分淋着雨。
翠绿色的袖子在春寒中显得畏惧。
有人愁苦地倚靠在栏杆上。
天涯芳草的路途遥远。
我目送着征鸿远去。
人已远离玉关,路途漫长。
尺书难以寄出,心情无处诉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征鸿"常用来比喻远行或离别,强调思念之情。
"玉关"则是古代边境的代称,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杨冠卿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清新而富有情感,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和自然的细腻观察。他在当时文人中以情感真挚和细腻入微的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春日,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也暗含离别之愁。诗人可能在此时回忆起离别的友人,表达对春日景色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杨冠卿的《菩萨蛮》在细腻的春日景色中,蕴藏着深沉的离愁与思念。开篇“飞云障碧江天暮”,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江面,飞云与碧江的结合,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宁静。然而,随着“杏花帘幕黄昏雨”的出现,诗中的情感逐渐转向忧伤。杏花的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但黄昏的细雨又暗示着一种无情的别离,形成强烈的对比。
接下来的“翠袖怯春寒”则将春寒与愁苦结合,展现出人们对春天的期待与现实的冷淡。接着,“有人愁倚阑”,这一句通过“倚阑”这一动作,表现出人物的孤独与内心的焦虑。“天涯芳草路”与“目送征鸿去”,将离别与思念的主题进一步深化,描绘出诗人目送友人远行的情景,令人倍感惆怅。
最后两句“人远玉关长,尺书难寄将”,通过“尺书”表达了思念之苦,字里行间透露出长久的离别与难以相寄的情感,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词以春日的美景为背景,结合离别的主题,展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深沉的情感,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春日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离别的深切思念。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伤氛围。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出春日的美丽与离别的苦涩。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飞云障碧江”描绘的是哪个时段的景象?
诗中“尺书难寄将”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杨冠卿的《菩萨蛮》更加侧重于描绘自然景色与离愁,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情感的侧重点不同,展示出各自独特的风格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