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3:55
原文展示
空堂宿雾衣巾湿,展卷看图向庭立。高峰巃嵷树蒙葺,雨气山光满川湿。中有扁舟一钓翁,手把纶竿头戴笠。欲渡真愁野水昏,将归更恐溪风急。渠虽不语吾亦解,已觉良工竟先入。练川老子旧名流,三十年来邈谁及。今时画工强解事,枉秃霜毫翻墨汁。舍人耽诗复爱画,断素遗缣总收拾。向来卷帙堆比山,后得此图尤什袭。嗟予对此开郁悒,如热者濯渴者汲。诗成画法两无聊,空对西山高岌岌。
白话文翻译
在充满雾气的空堂中,衣巾被湿气浸湿,我展开画卷站在庭院中欣赏。高耸的山峰上树木茂密,雨后的山光和湿气弥漫整个河流。画中有一位老翁坐在小船上,手持钓竿,头戴斗笠。他似乎在担心昏暗的野水难以渡过,又害怕归途中的溪风急促。尽管画中人无声,我也能理解其中的意境,感受到画家的匠心独运。练川的老画家是旧时的名流,三十年来无人能及。现在的画工虽然努力,却只是在浪费笔墨。舍人既爱诗又爱画,收集了许多珍贵的画卷。以往的画卷堆积如山,但这幅画尤为珍贵。面对这幅画,我感到心情郁结,如同炎热中渴望清凉,干渴中渴望水源。诗成之后,画法显得无趣,只能空对着高耸的西山。
注释
- 巃嵷:形容山势高耸。
- 蒙葺:形容树木茂密。
- 纶竿:钓竿。
- 什袭:珍藏。
- 岌岌:高耸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东阳为应宁所藏的马敬瞻山水图所作的题诗。诗中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家的匠心独运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空堂宿雾衣巾湿”一句,以湿衣巾的形象描绘了画中的雾气,使人仿佛置身于画中的自然环境中。“高峰巃嵷树蒙葺”和“雨气山光满川湿”进一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画中的山川景色,使读者感受到画中的自然之美。诗中的钓翁形象,不仅增添了画中的人文气息,也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通过对画的欣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渴望和对画家技艺的赞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空堂宿雾衣巾湿:描绘了画中的雾气,使人感受到画中的湿气。
- 展卷看图向庭立:表达了诗人展开画卷,站在庭院中欣赏的情景。
- 高峰巃嵷树蒙葺:描绘了画中的高耸山峰和茂密树木。
- 雨气山光满川湿:表达了画中的雨后山光和湿气。
- 中有扁舟一钓翁:描绘了画中的小船和钓翁。
- 手把纶竿头戴笠:详细描绘了钓翁的动作和装束。
- 欲渡真愁野水昏:表达了钓翁对渡水的担忧。
- 将归更恐溪风急:表达了钓翁对归途的担忧。
- 渠虽不语吾亦解:表达了诗人对画中意境的理解。
- 已觉良工竟先入:赞赏了画家的匠心独运。
- 练川老子旧名流:提到了旧时的名画家。
- 三十年来邈谁及:表达了画家的高超技艺。
- 今时画工强解事:批评了现在的画工。
- 枉秃霜毫翻墨汁:形象地描绘了画工的浪费。
- 舍人耽诗复爱画:表达了舍人对诗画的热爱。
- 断素遗缣总收拾:描绘了舍人收集画卷的情景。
- 向来卷帙堆比山:形容了画卷的丰富。
- 后得此图尤什袭:表达了这幅画的珍贵。
- 嗟予对此开郁悒:表达了诗人对画的感慨。
- 如热者濯渴者汲: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渴望。
- 诗成画法两无聊:表达了诗成之后的无趣。
- 空对西山高岌岌:描绘了诗人面对高山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热者濯渴者汲”,用炎热中渴望清凉和干渴中渴望水源来比喻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 拟人:如“欲渡真愁野水昏”,将钓翁的担忧拟人化,使画面更加生动。
- 对仗:如“空堂宿雾衣巾湿,展卷看图向庭立”,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画中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画中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家的匠心独运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宿雾:描绘了画中的雾气,使人感受到画中的湿气。
- 高峰:描绘了画中的高耸山峰。
- 树蒙葺:描绘了画中的茂密树木。
- 雨气山光:表达了画中的雨后山光和湿气。
- 扁舟:描绘了画中的小船。
- 钓翁:描绘了画中的钓翁。
- 野水昏:表达了钓翁对渡水的担忧。
- 溪风急:表达了钓翁对归途的担忧。
- 西山高岌岌:描绘了诗人面对高山的情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空堂宿雾衣巾湿”一句描绘了什么?
- A. 画中的雾气
- B. 画中的山峰
- C. 画中的树木
- D. 画中的小船
-
诗中“高峰巃嵷树蒙葺”一句描绘了什么?
- A. 画中的雾气
- B. 画中的山峰
- C. 画中的树木
- D. 画中的小船
-
诗中“中有扁舟一钓翁”一句描绘了什么?
- A. 画中的雾气
- B. 画中的山峰
- C. 画中的树木
- D. 画中的小船
-
诗中“欲渡真愁野水昏”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钓翁对渡水的担忧
- B. 钓翁对归途的担忧
- C. 诗人对画的感慨
- D.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
诗中“将归更恐溪风急”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钓翁对渡水的担忧
- B. 钓翁对归途的担忧
- C. 诗人对画的感慨
- D.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
答案:
- A
- B
- D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李东阳的《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自然山水的美景,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赞赏,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东阳的《题应宁所藏马敬瞻山水图》与杜甫的《望岳》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但李东阳的诗更多地通过画中的景物来表达,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通过直接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山水诗,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山水诗的发展和特点。
- 《中国古代画家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画家的生平和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画家的技艺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