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庭芳·归去来兮

《满庭芳·归去来兮》

时间: 2025-04-26 07:38:12

诗句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8:12

原文展示

满庭芳·归去来兮
作者: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白话文翻译

我即将离开黄州,去往移汝,留别于雪堂的邻里几位君子。正好与仲览自江东来此告别,于是写下这首词。
归去来吧,我究竟该归向何处?我在岷峨的家有万里之遥。
人生百年,强健的岁月已过半,未来的日子不再多。
坐在这里看到黄州的闰月,孩子们全都唱着楚语和吴歌。
山中的朋友,鸡和猪的社交酒,大家劝我这个老东坡。
怎么能够在此离去,人生究竟是什么,来去如同穿梭。
等我悠闲地看秋风,洛水的清波。
好在堂前的细柳,应当想念我,不要剪掉那柔软的枝条。
请转告江南的父老,时常晒晒渔蓑。

注释

  • 归去来兮:表示返回的意思,带有一种向往和归宿感。
  • 万里家在岷峨:指作者的家在遥远的岷峨山脉,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百年强半:人生已经过了大半,感叹光阴流逝。
  • 楚语吴歌:指孩子们所唱的地方方言歌曲,展现地方文化。
  • 老东坡:自称,体现苏轼对自己的认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满庭芳·归去来兮》作于元丰七年,正值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诗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他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诗歌鉴赏

《满庭芳·归去来兮》是苏轼在黄州生活时创作的一首词,词中饱含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开篇“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便直白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通过对家乡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岷峨的思念,也让我们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整首词气氛既有淡淡的忧伤,又渗透着一丝淡然的处世态度。苏轼通过“儿童尽楚语吴歌”和“山中友,鸡豚社酒”这些细节描绘,展现了他与周围人们的情感联结,体现了他在逆境中仍能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朋友的陪伴。在“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一句中,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更是令人深思,仿佛在提醒读者珍惜眼前的美好。

结尾的“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友人的叮嘱,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整首词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苏轼那种洒脱的人生态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有情有义的诗人形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诗人自问归向何方,表达对归属的渴望和迷茫。

  2. 万里家在岷峨。
    表达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距离遥远的家乡更增添了离愁别绪。

  3.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岁月流逝,未来日子不再多。

  4.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看到黄州的孩子们用地方方言唱歌,感受到地方文化的生动。

  5.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朋友间的情谊,简单的生活情景让人感到温暖。

  6.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思人生的意义。

  7.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期待闲适的生活,享受自然的宁静。

  8. 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叮嘱朋友们对柳树的呵护,寄托对未来的期许。

  9. 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请朋友们转告家乡的人,过好生活,保持联系。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来往如梭”形象地比喻人生的快速流逝。
  • 拟人:将柳树拟人化,表达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 对仗:如“儿童尽楚语吴歌”展现了音韵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岷峨:象征故乡,代表离愁。
  • 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生命的变化。
  • 细柳:代表生命的柔软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这首词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愤怒
    • D. 无聊
  2. 诗中提到的“儿童尽楚语吴歌”主要体现了什么?

    • A. 对古文化的怀念
    • B. 对地方文化的赞美
    • C. 对儿童的喜爱
    • D. 对时间的感慨
  3. “人生底事,来往如梭”中“来往如梭”比喻了什么?

    • A. 人生的短暂
    • B. 友谊的深厚
    • C. 自然的美好
    •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1. B. 思念
  2. B. 对地方文化的赞美
  3. A. 人生的短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苏轼《满庭芳·归去来兮》李白《将进酒》
    • 苏轼的作品强调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故乡的眷念,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两者在情感表达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词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译文

归去啊,归去,我的归宿在哪里?故乡万里家难归,更何况劳碌奔波,身不由己!人生百年已过半,剩下的日子也不多。蹉跎黄州岁月,四年两闰虚过。膝下孩子,会说楚语,会唱吴歌。何以依恋如许多?山中好友携酒相送,都来劝我留下。 面对友人一片冰心,我还有什么可说!人生到底为什么,辗转奔波如穿梭?唯盼他年闲暇,坐看秋风洛水荡清波。别了,堂前亲种的细柳,请父老,莫剪柔柯。致语再三,晴时替我晾晒渔蓑。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清平乐 次花海叔湖上韵 清平乐 清平乐 和希翁感旧二首 其一 清平乐 頠胡鱼门《居山卷子》 清平乐 清平乐五首 其三 清平乐五首 其一 清平乐 贺张文铨黄文卿婚礼 清平乐 清平乐 廿一史弹词第五段说南北朝开场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丨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鬯字旁的字 刀山火海 浅斟低酌 遗艰投大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无所忌惮 假金方用真金镀 以刑去刑 包含碌的词语有哪些 恶贯已盈 郑重其事 克字旁的字 害人先害己 镸字旁的字 行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