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46: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46:12
极目登高丘,秋高淮泗平。
淮泗东南流,故绕钟离城。
东京昔丧乱,英雄纷战争。
杀人及鸡犬,旷野寂无声。
悠悠千载下,复见新人耕。
魏公今何在,铜台春草生。
公路冢中骨,岂忧王室倾。
北海固为豪,平原安可轻。
时哉有屈信,汉道再昌明。
远望登上高丘,秋天高远的天空下,淮河与泗河一片平坦。
淮泗向东南流动,恰好环绕着钟离城。
东京昔日动乱,英雄们纷纷交战。
杀戮连及鸡犬,荒野中一片寂静无声。
悠悠千年之后,终于又看到新人在耕作。
魏公如今在哪里?铜台上春草已生。
公路上埋葬的骨骸,又岂会担忧王室倾覆?
北海本是豪杰之地,平原又怎能被轻视?
时机啊,屈原之信得到应验,汉朝的道路再度昌盛。
作者介绍:贝琼,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历史感而知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历史的兴衰变迁,表达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诗不仅有历史的回顾,还有对当下社会的思考。
贝琼的《晚眺》以其悠远的历史视角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诗的开头,诗人站在高丘上,极目远眺,展现出一幅秋高气爽、河流平静的自然图景。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渐渐带入了历史的思考,提及了东京的动乱和英雄的纷争,暗示着历史的残酷与无情。
诗中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感慨。杀戮的场景与旷野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突显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千年之后,尽管时光荏苒,诗人却看到新一代的人们在耕作,这不仅是对生命延续的赞美,也是对希望的寄托。
魏公的隐喻更是让人深思,历史的英雄虽然已去,但他们的精神却在新时代中延续。最后,诗人以“时哉有屈信,汉道再昌明”收尾,表明对未来的信心,展现出乐观的态度。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既有沉重的历史感,也有对未来的希望,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生、历史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交融,表现出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对历史英雄的追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晚眺》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魏公”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秋高淮泗平”描绘的意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