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3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6:39
拟东野
作者: 贝琼 〔明代〕
破屋夜通月,霜气刀棱棱。
病骨不受寒,卒岁仍无缯。
残灯吐复翳,僵卧如冻蝇。
事业惭蒸沙,文章空镂冰。
已失国士意,颇为年少陵。
长歌独慷慨,坐候东方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和凄凉的夜晚景象:破旧的房屋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冷,霜气如刀锋般刺骨。尽管身体虚弱,却仍然无法抵御寒冷,年复一年没有丝毫改变。昏暗的灯光洒落在周围,自己如同被冻僵的苍蝇一般,毫无生气。心中对事业的追求感到惭愧,所写的文章也只是空有其表,如同镂刻在冰上的文字。已经失去了作为国士的雄心壮志,反而像个年轻时的迷惘者。最后,尽管内心充满慷慨激昂的情感,却只能静静等待东方的升起。
作者介绍
贝琼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生活和内心情感,常常带有浓厚的哲理思考和世俗关怀。
创作背景
《拟东野》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夜晚,诗人身处破旧的房屋中,感受到生活的艰难与孤独。这首诗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和失落感。
《拟东野》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开篇以“破屋夜通月”引入,设置了一个寒冷而孤寂的场景,随之而来的“霜气刀棱棱”进一步增强了氛围的严酷。诗人以“病骨不受寒”表达了身体的虚弱与内心的坚持,尽管环境不佳,仍旧在抗争。
“残灯吐复翳,僵卧如冻蝇”则将诗人的状态形象化,暗示着他在生活的重压下无力反抗,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与困境。接下来的“事业惭蒸沙,文章空镂冰”使人深刻感受到他对未能实现理想的惋惜与自责,诗人自我反省,感到无比羞愧。
最后两句“已失国士意,颇为年少陵”道出他对年轻时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对比,显现出对青春年少的怀念和对现状的失落。尽管如此,诗人在“长歌独慷慨”的表述中仍然保有一丝豪情,展现出他心中未泯的希望与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是一首极具感染力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矛盾感受,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破屋”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孤独与困境
C. 繁华城市
答案: B
“霜气刀棱棱”描绘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寒冷刺骨
C. 宁静
答案: B
以下哪一句表达了对事业的惭愧?
A. 残灯吐复翳
B. 事业惭蒸沙
C. 长歌独慷慨
答案: B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期待
C. 怀念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拟东野》这首诗的情感与意境,同时也能通过互动学习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