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0:06
把卷松阴镇日眠,浑忘三月落花天。
子规夜半啼明月,细雨清晨润绿田。
涤砚偶寻山曲涧,烹茶每乞寺僧泉。
心如止水原耽静,不问人间扰扰缘。
整天卷在松树的阴影下睡觉,完全忘记了三月的落花时节。
夜半时分,子规在明月下啼叫,清晨的细雨润泽着青翠的田野。
偶尔到山间的小溪涧边洗砚,煮茶时常向寺庙的僧人索取泉水。
我的心如同止水一般宁静,不去关心人世间的纷扰缘由。
俞庆曾,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脱俗,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纷扰的超脱。
《山居》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之际,表达了他远离世俗喧嚣,向往宁静生活的心情。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山居》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美好的山居生活。开篇以“把卷松阴镇日眠”开头,描绘了诗人在松树阴下的悠闲状态,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与依恋。接着“子规夜半啼明月”,子规的啼鸣与明月交相辉映,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深邃。清晨的细雨滋润着田野,生动描绘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涤砚偶寻山曲涧,烹茶每乞寺僧泉”则展现了诗人生活的简单而恬淡。他洗砚、煮茶,向寺僧索取泉水,表现出一种随性而自然的生活态度。最后两句“心如止水原耽静,不问人间扰扰缘”,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的愿望,不愿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
整首诗构建了一幅恬静的山居图,诗人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现出对纯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世间纷争的淡漠,从而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子规”是什么?
诗人常向谁索取泉水?
诗中表达的心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