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泰州司理廨舍小亭

《题泰州司理廨舍小亭》

时间: 2025-05-05 01:44:48

诗句

凿去为亭因得池,面池老柳蔽仍亏。

客来不用勤修供,乞与绳床令赋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4:48

原文展示:

题泰州司理廨舍小亭 赵蕃 〔宋代〕 凿去为亭因得池,面池老柳蔽仍亏。客来不用勤修供,乞与绳床令赋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凿去土石建亭子,因此得到了一个池塘,面对池塘有一棵老柳树,虽然遮蔽了部分视线,但仍有欠缺。客人来了不需要费心准备丰盛的招待,只需提供一张简陋的绳床,让他们在此赋诗。

注释:

  • 凿去为亭:指凿去土石,建造亭子。
  • 因得池:因为建造亭子而得到了一个池塘。
  • 面池老柳:面对池塘的老柳树。
  • 蔽仍亏:虽然遮蔽了部分视线,但仍有欠缺。
  • 客来不用勤修供:客人来了不需要费心准备丰盛的招待。
  • 乞与绳床:请求提供一张简陋的绳床。
  • 令赋诗:让他们在此赋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即为其代表作之一。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泰州司理廨舍小亭中,诗人感受到了自然与简朴的生活之美,因此写下此诗。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任职泰州司理期间,于廨舍小亭中创作。诗人通过描绘小亭、池塘和老柳树,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简朴的小亭环境。诗人首先描述了凿石建亭后得到的池塘,以及池塘边的老柳树,这些自然元素构成了诗中的主要景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客人来了不需要繁琐的招待,只需提供一张绳床,让他们在此赋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诗意生活的追求。整首诗情感平和,语言质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凿去为亭因得池:诗人通过凿去土石建造亭子,意外地得到了一个池塘,这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 面池老柳蔽仍亏:面对池塘有一棵老柳树,虽然遮蔽了部分视线,但仍有欠缺,这里可能暗示了诗人对完美景致的追求。
  3. 客来不用勤修供:客人来了不需要费心准备丰盛的招待,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推崇。
  4. 乞与绳床令赋诗:请求提供一张简陋的绳床,让客人在此赋诗,这里体现了诗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老柳树拟人化,说它“蔽仍亏”,赋予了柳树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比:通过对比繁琐的招待和简朴的绳床,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偏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诗意生活的追求。诗人通过对小亭、池塘和老柳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推崇,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小亭:象征着简朴和宁静的生活环境。
  • 池塘:代表着自然和生命的源泉。
  • 老柳树:象征着岁月的沉淀和自然的恒常。
  • 绳床:代表着简朴和诗意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凿去为亭”是指什么? A. 凿去土石建造亭子 B. 凿去池塘建造亭子 C. 凿去柳树建造亭子 答案:A

  2. 诗中的“面池老柳蔽仍亏”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老柳树完全遮蔽了池塘 B. 老柳树部分遮蔽了池塘,但仍有欠缺 C. 老柳树没有遮蔽池塘 答案:B

  3. 诗人认为客人来了不需要什么? A. 丰盛的招待 B. 简陋的绳床 C. 赋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诗作,如《题临安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等,这些作品同样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进行对比,王维的诗同样表达了对于自然和简朴生活的追求,但风格更为恬淡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赵蕃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白鹤关 八声甘州(竹西怀古) 满江红 王生山水歌 汀畔 慧力寺 真娘墓 赠沈兢 赠刘隐居 玉川煎茗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舍开头的成语 专一不移 通彻 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砥行立名 千帆竞发 辵字旁的字 三求四告 攘代 虬龙 耒字旁的字 宝结尾的成语 乐昌分镜 磨砖作镜 包含舍的词语有哪些 鼷鼠 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