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6:22
原文展示:
往时听说严州水,试向经行觅旧痕。尚有浮槎栖古木,可怜万壑势并吞。
白话文翻译:
曾经听闻严州的水势汹涌,如今亲自走过,试图寻找那些旧时的痕迹。依然可以看到漂浮的木筏停靠在古老的树木上,那无数深谷的气势仿佛要将一切吞噬。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严州时,对当地水势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严州水势的深刻印象,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通过描绘水势的浩大和山谷的深邃,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严州水势的壮观景象,通过“浮槎栖古木”和“万壑势并吞”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旧痕”一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严州水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旧痕”和“浮槎栖古木”等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浮槎”指的是什么? A. 漂浮的木筏 B. 古老的树木 C. 深邃的山谷 D. 浩大的水势
诗中的“万壑势并吞”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历史的思考 D. 以上都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