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往时

《往时》

时间: 2025-05-03 18:46:22

诗句

往时听说严州水,试向经行觅旧痕。

尚有浮槎栖古木,可怜万壑势并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6:22

原文展示:

往时听说严州水,试向经行觅旧痕。尚有浮槎栖古木,可怜万壑势并吞。

白话文翻译:

曾经听闻严州的水势汹涌,如今亲自走过,试图寻找那些旧时的痕迹。依然可以看到漂浮的木筏停靠在古老的树木上,那无数深谷的气势仿佛要将一切吞噬。

注释:

  • 严州:古代地名,今浙江省建德市一带。
  • 浮槎:指漂浮在水面上的木筏。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万壑:形容山谷众多。
  • 势并吞:形容水势浩大,仿佛能吞噬一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历严州时,对当地水势的感慨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严州水势的深刻印象,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通过描绘水势的浩大和山谷的深邃,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严州水势的壮观景象,通过“浮槎栖古木”和“万壑势并吞”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旧痕”一词,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往时听说严州水”: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严州水势的早有耳闻。
  • “试向经行觅旧痕”:作者亲自走过,试图寻找那些旧时的痕迹,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
  • “尚有浮槎栖古木”:描绘了水面上漂浮的木筏停靠在古老的树木上,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古老的画面。
  • “可怜万壑势并吞”:以夸张的手法形容水势的浩大,仿佛能吞噬一切,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万壑势并吞”中的“势并吞”比喻水势的浩大,仿佛能吞噬一切。
  • 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严州水势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旧痕”和“浮槎栖古木”等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浮槎:漂浮在水面上的木筏,象征着静谧与古老。
  •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着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痕迹。
  • 万壑:形容山谷众多,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浮槎”指的是什么? A. 漂浮的木筏 B. 古老的树木 C. 深邃的山谷 D. 浩大的水势

  2. 诗中的“万壑势并吞”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D. 对仗

  3.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敬畏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历史的思考 D. 以上都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通过对赤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登高所见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赵蕃《往时》与苏轼《赤壁赋》: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自然的感慨。
  • 赵蕃《往时》与杜甫《登高》:两者都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宋代文学的整体发展脉络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桃园忆故人 桃园忆故人 同善持君湖舫送春用秦少游春闺韵 桃园忆故人 重阳全真集卷之三 桃园忆故人 春夏两相期 将往西溪看梅夜闻风雨 春夏两相期 宿赣关,酒尽不寐 春夏两相期 初夏同友人东郊外访吴绳圃园居 春夏两相期 王家营客店排闷 春夏两相期•美人晏起 春夏两相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扭角羚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习以成俗 一介之善 虫字旁的字 黽字旁的字 劈正斧 心若寒灰 田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辛字旁的字 包含垦的词语有哪些 致知格物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颤悸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