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01:44
淡日帘栊,嫩寒庭院,深情问有谁知。宿酲初解,缃缬上花枝。约略靓妆人影,点春涡半晕燕支。朱门侧栏干倚遍,无地寄相思。芳期今又过,猩屏掩恨,茸帕缄诗。正红窗睡重,燕子归迟。斜搭秋千画索,傍花阴闲袅游丝。黄昏近,茜纱银烛,更是恼人时。
柔和的阳光透过窗帘,庭院里微微寒意,深情地问谁能理解我的心情。宿醉刚刚解除,缃缬(指精美的织物)装点着花枝。隐约可以看到装扮精致的人影,春天的细流轻轻荡漾,燕子在一旁轻轻飞舞。朱红色的门旁,倚靠着栏杆,落满了无处寄托的相思。芳香的时光又一次过去,红色的屏风遮掩着我的怨恨,柔软的手帕中藏着我的诗篇。正当我在红窗后沉沉入睡时,燕子却归来得晚了。斜靠在秋千上,画着绳索,花阴旁悠闲地飘动着游丝。黄昏将近,红色的纱窗和银色的蜡烛,更让人烦恼此时的孤独。
李慈铭(1847-1919),字惟德,号惟庵,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
这首诗写于清代,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及个人情感的孤独。
李慈铭的《满庭芳五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日庭院的静谧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在诗的开头,淡日和嫩寒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寒意的氛围,正如初春的气息。诗人用“深情问有谁知”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显示出一种孤独的心境。
接着,描绘了宿醉刚解的状态,缃缬装点着花枝,暗示着春天的生机,但同时也隐含着身心的疲惫。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所描绘的人影和燕子,既是春天的象征,又加深了他内心的思念与相思之苦。朱门旁的倚靠,象征着无处寄托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在美景的描绘中透出一层淡淡的哀愁。
在诗的后半段,诗人再一次提到“芳期今又过”,在春天的美好与逝去之间,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的感叹。最后,黄昏的来临与蜡烛的点燃,更是加深了诗人内心的烦恼与孤独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春的庭院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与对孤独情感的思考,反映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哀伤。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于春天的不同感悟与表现方式,反映了各自的个性与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