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楼晚眺

《江楼晚眺》

时间: 2025-04-26 06:33:14

诗句

望江楼外曲江横,水气苍凉暑气清。

坐觉烟云生几席,何来帆橹点空明。

远山猿啸月初起,古寺钟鸣潮未平。

犀弩雄风今歇绝,弄波时见狎童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14

原文展示:

江楼晚眺
—— 陈尔士

望江楼外曲江横,
水气苍凉暑气清。
坐觉烟云生几席,
何来帆橹点空明。
远山猿啸月初起,
古寺钟鸣潮未平。
犀弩雄风今歇绝,
弄波时见狎童婴。


白话文翻译:

在望江楼外,曲江水面横亘,
水气弥漫,清凉中透着暑气。
坐在楼上,感觉烟云在几席之处升起,
不知从何而来的帆船,点缀在空明的水面。
远处的山中,猿声啸叫,月刚初升,
古寺的钟声响起,潮水尚未平静。
雄风已经停歇,犀利的弩箭已无存,
波光粼粼中,时隐时现着嬉戏的孩童。


注释:

字词注释:

  • 望江楼:指一座俯瞰江水的楼阁。
  • 曲江:指曲折的河流,常用以描绘江河的美景。
  • 苍凉:形容景色的冷清或气氛的悲凉。
  • 烟云:指空中飘动的云烟,象征着变幻莫测的景色。
  • 帆橹:指船只的帆和桨。
  • 猿啸:猿猴的叫声,常用来表现自然的声音。
  • 犀弩:古代的一种弓箭,象征着战争或狩猎。

典故解析:

  • 月初起:常用来描绘夜晚景象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古寺钟鸣:古寺的钟声代表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常常与佛教文化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尔士(1642-1716),清代诗人,字子澄,号自庵,晚号江楼。生于明末,经历了清初的社会变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描绘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致。

创作背景: 《江楼晚眺》创作于作者晚年,反映了他对江南自然景色的热爱。此时的社会动荡已趋缓,诗人借景抒怀,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江楼晚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全诗通过描绘望江楼外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开头两句“望江楼外曲江横,水气苍凉暑气清”,描绘了江水的广阔与清凉,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灵动。

接下来的“坐觉烟云生几席”,诗人通过“烟云”这一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在云雾缭绕中,自己也融入了这自然之中。“何来帆橹点空明”一句,诗人又将目光投向远方,追溯那一抹悠然自得的船影,体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随着远山猿啸与古寺钟鸣的描写,诗人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象征着大自然的深邃与历史的厚重。最后两句“犀弩雄风今歇绝,弄波时见狎童婴”更是将自然与人世间的童趣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时光的珍惜。

全诗简洁而富有意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包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清代诗人对山水田园的热爱与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和人生的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望江楼外曲江横:描绘了望江楼前的曲江水面,展现了开阔的视野。
  2. 水气苍凉暑气清:描述水面上弥漫的水气,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3. 坐觉烟云生几席:诗人在坐着时,感受到烟云仿佛升起几席,增添了神秘感。
  4. 何来帆橹点空明:遥望水面,见到帆船点缀在空明的水面上,表现出一种闲适。
  5. 远山猿啸月初起:远处山中,猿猱的啸叫声与初升的明月交织在一起,象征自然的和谐。
  6. 古寺钟鸣潮未平:古寺的钟声响起,潮水尚未平静,暗示时间的流逝。
  7. 犀弩雄风今歇绝:风的停歇,象征战争的结束,反映出社会的安定。
  8. 弄波时见狎童婴:在波光中见到嬉戏的孩子,表现出生活的乐趣与宁静。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烟云生几席”形象地描绘了景象的变化。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富有韵律感。
  • 拟人:如“猿啸”给自然赋予生命,增强了诗的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江楼的自然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往历史的思考,体现了宁静与自然的和谐,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江楼:象征着高远的视野与心境。
  2. 曲江:代表着自然的曲折与多变。
  3. 烟云:象征着梦幻与变幻的事物。
  4. 帆橹: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5. 猿啸:暗示着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存在。
  6. 古寺钟鸣: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时间的流逝。
  7. 狎童婴:表现出生命的乐趣与童真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江楼晚眺》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陈尔士
    • D. 白居易
  2. 诗中“水气苍凉暑气清”表达了什么样的气候特点?

    • A. 寒冷
    • B. 炎热
    • C. 清凉
    • D. 潮湿
  3. 在诗中,远山的“猿啸”声象征着什么?

    • A. 战争
    • B. 自然的和谐
    • C. 人生的苦难
    • D. 孤独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鹳雀楼》——王之涣
  • 《夜泊牛头》——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以楼阁为背景,但更侧重于壮丽的视野和边塞的情感。
  • 《夜泊牛头》:强调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与《江楼晚眺》的闲适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尔士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山水田园诗的魅力》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生平及其作品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理宗度宗第二 送人往湖南 候船难 又呈中斋 为刘定伯索油蕨 简琴窗云屋竹轩诸友 西瓜吟 入狱第一百三 祥兴第三十三 和中斋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甲坚兵利 心腹之言 多嘴献浅 弓字旁的字 包含杳的成语 财结尾的成语 计功谋利 逐队成群 苑囿兵 公使库本 色字旁的字 坏决 包含迁的成语 父字头的字 浓妆艳抹 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齲字旁的字 蕙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