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2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29:31
果林翠晚山深,梅肥时节初过了。洞庭平望,东溪胜处,烂晴垂晓。肤拟云腴,皮兼沙白,核夸单好。自蜀都赋罢,唐宫帖后,谁误写,琵琶稿。天与蜡兄名早。胜寻常许多梨枣。经霜涤蕊,凭薰酿实,甜香满抱。千树黄金,但愁摘尽,园丁偷饱。忆板桥西去,隔花门闭,有才人老。
果树林在翠绿的晚山中,梅花的丰收季节刚刚过去。洞庭湖远望,东溪的风景特别美丽,阳光明媚,晨曦初现。果实的外表像云朵般丰腴,皮肤带点沙白,看起来核小而好。自从在蜀地赋诗完毕,唐宫的题字之后,谁又错写了琵琶的稿子呢?天赋的蜡梅名声在先,胜过许多普通的梨和枣。经过霜打后,花蕊被洗涤,靠着温暖的阳光酿成的果实,香甜扑鼻。千树金黄的果实,令人担心采摘完后,园丁却偷偷享受。回忆起板桥西去,隔着花门,封闭着,才子却已老去。
作者介绍: 陈锐,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在清代文学中有一定地位,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及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可能受到作者在梁溪舟中游玩的启发,富有自然风情和个人情感的交融,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
这首《水龙吟》以清新的自然景观为背景,描绘了果树丰收后的喜悦与感慨。开篇通过“果林翠晚山深”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接着用“梅肥时节初过”引出丰收的主题,显示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细腻观察。诗中对洞庭湖和东溪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丽,更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惬意。
“肤拟云腴,皮兼沙白”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成熟果实的外观,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而随后提到的“千树黄金,但愁摘尽”,则流露出对丰收果实的珍惜与惋惜,寓含了对人生短暂与美好易逝的感慨。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透出深刻的哲理思考,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悟,情感丰富,层次分明,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梅”象征什么?
A. 爱情
B. 坚韧与高洁
C. 财富
D. 友情
“千树黄金,但愁摘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担忧
C. 愤怒
D. 失落
诗中提到的“蜡梅”有何独特之处?
A. 外表美丽
B. 早已闻名
C. 花香四溢
D. 叶子茂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