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1:07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
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
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
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
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
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
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
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
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1:07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
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
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伯瑜年七十,綵衣以娱亲。
慈母笞不痛,歔欷涕沾巾。
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
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
暴子见陵侮,犯罪以亡形。
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
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
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
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
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
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
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
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
退咏南风诗,洒泪满袆抱。
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
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
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
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
髫龀无夭齿,黄发尽其年。
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灵芝生长在王室的土地上,朱红的草地铺满洛水的岸边。
荣华富贵交相辉映,光彩照人如同神灵。
古代有虞舜,他的父母都非常顽固。
他在田垄中尽孝,辛勤耕作从不违背仁义。
伯瑜年过七十,穿着华丽的衣服来侍奉父母。
慈母打他也不觉得痛,叹息流泪湿透了手巾。
丁兰年轻时失去母亲,自伤早早孤单无依。
他刻木像母亲一样严厉,早晚供奉三牲。
暴子看到父亲被侮辱,因犯罪而失去生命。
父亲为了他流下泪水,免去他身后的名声。
董永家境贫寒,父母留下的财物无几。
他用假证来供养父母,辛勤工作来换取丰厚的食物。
责任压得家门紧闭,不知归去何处。
天神感应到他的德行,神女为他掌管机缘。
岁月不安宁,哀伤啊,皇考我已去世。
我生来已经晚了,弃我何其早哉。
蓼莪的忧伤,令人想到便老去。
放弃南风之歌,泪水洒满了衣襟。
乱曰,圣皇君临四海,德教日夜宣扬。
万国都来礼让,百姓家中肃静虔诚。
学校不失典仪,孝道与兄弟情在田中相处。
家中有曾闵子,邻里皆是仁贤。
孩童没有早夭的牙齿,白发人尽享其年。
陛下万岁万岁,慈母也应如此。
曹植(192-232),字子建,魏国杰出的诗人,文学家,及政治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以其诗歌才华而闻名于后世。他的诗作多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灵芝篇》是曹植在政治动乱和家庭悲剧之际所作,诗中探讨孝道及对亲人的思念,反映出他对家族的深厚情感。
《灵芝篇》以灵芝为引子,开篇便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象征着长寿与繁荣,接着转向对孝道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古代贤君虞舜、伯瑜等人的事迹,传递了对孝道的强调,表现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人性的反思。曹植运用生动的意象,如“朱草”“光采”,将荣华与人伦关系相结合,描绘出一个和谐的社会。
诗中对亲情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交织,表现出作者对亲人深切的怀念与对社会道德的呼唤。尤其在提到丁兰和董永时,展示了不幸与无奈,反映出对孝道的坚持与对人性光辉的追求。最后,诗以对皇考的哀悼作结,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亲情的永恒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古代典范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曹植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
(灵芝在王室的土地上生长,朱红的草铺满洛水的岸边。)
描述了自然的美丽与富饶,象征着长寿与繁荣。
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
(荣华富贵交相辉映,光彩照人如同神灵。)
通过比喻表现出光辉灿烂的生活状态。
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嚚。
(古代有虞舜,他的父母都非常顽固。)
引入典故,强调孝道的传统。
尽孝于田垄,烝烝不违仁。
(他在田垄中尽孝,辛勤耕作从不违背仁义。)
体现了虞舜的孝心与责任感。
整首诗围绕孝道展开,强调家庭与亲情的重要性,呼唤对传统美德的重视,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灵芝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长寿
C. 战争
谁是古时孝道的典范?
A. 孟子
B. 虞舜
C. 老子
诗中提到的“董永”是因为什么而闻名?
A. 富有
B. 孝顺
C. 智慧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