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当欲游南山行

《当欲游南山行》

时间: 2025-07-26 22:52:51

诗句

东海广且深。

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

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

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

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

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

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

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寿考。

四坐咸万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2:52:51

原文展示:

当欲游南山行
东海广且深。
由卑下百川。
五岳虽高大。
不逆垢与尘。
良木不十围。
洪条无所因。
长者能博爱。
天下寄其身。
大匠无弃材。
船车用不均。
锥刀各异能。
何所独却前。
嘉善而矜愚。
大圣亦同然。
仁者各寿考。
四坐咸万年。

白话文翻译:

当我想要游览南山时,
东海广阔而深邃,
从低洼的地方汇聚了百川。
五岳虽然高大,
却不能抵挡污垢与尘埃。
良材虽不十围,
也不会被洪流所困。
长者能够博爱,
天下都寄托于他们身上。
大匠不会弃用任何材料,
船只与车马并不均匀。
锥与刀各有不同的作用,
为何要独自退却呢?
善良而又愚笨的人同样受到嘉许,
大圣人也是如此。
仁者各自长寿,
四周的人都可共享万年之福。

注释:

字词注释:

  • 东海:指东方的大海,象征广阔与深远。
  • 五岳:指五座高山,象征高大与雄伟。
  • 良木:指优质的木材。
  • 长者:指德高望重的人。
  • 仁者:指有仁德的人,通常被视为圣人。

典故解析:

  • 本诗中提到的“长者”和“大匠”,都是古代对贤德与技艺高超之人的称赞,反映了对人伦秩序和技艺传承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魏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代表了建安文学的高峰,以其豪放、清新、奔放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曹植的盛年时期,正值他在文坛崭露头角之时,诗中体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当欲游南山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曹植以游南山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东海的广阔与深邃,象征着人们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五岳的描写,强调了即使是高大雄伟的事物,也会受到尘埃的侵扰,暗喻人世间的种种烦恼与困扰。

“良木不十围,洪条无所因”,这里不仅是对材质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阐释:即使是材质再好,也需找到合适的用处,才能发挥价值。长者的博爱和大匠的不弃材,展示了对人道与技艺的尊重,强调了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最后的“仁者各寿考,四坐咸万年”,则是对理想人生的展望,提倡仁德与和谐,表达了对长寿与安宁的向往。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合了人生哲理,体现了曹植高远的情怀与深邃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海广且深:形容东海的广阔与深邃,象征着无尽的理想。
  • 由卑下百川:各条河流从低处汇聚,暗示着众多的小事汇聚成大事。
  • 五岳虽高大:即使是最高的山也不能抵挡污垢,体现出即便是伟大的事物也有其脆弱之处。
  • 良木不十围:优质的木材不会被洪流困住,隐喻优秀的人才不会被环境所限制。
  • 长者能博爱:有德行的人能够包容众人,体现出高尚的人格魅力。
  • 大匠无弃材:技艺高超的工匠不会轻易丢弃任何材料,强调了每个人的价值。
  • 船车用不均:船与车的使用不均衡,反映出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
  • 锥刀各异能:不同的工具有各自的用处,表达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和谐共处。
  • 何所独却前:质疑为何要独自退却,激励人们勇敢前行。
  • 嘉善而矜愚:即使是善良与愚笨的人也会受到赞扬,强调了对人性宽容的态度。
  • 大圣亦同然:即使是圣人也有普通人的一面,显示出人性的多样性。
  • 仁者各寿考:有仁德的人都能够长寿,反映了对真善美的追求。
  • 四坐咸万年:四周的人都能共享长久的福气,强调和谐共处的理想。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东海广且深,五岳虽高大”,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隐喻人生态度与价值。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宽容与包容,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作者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人性的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海:象征着广阔与理想。
  • 五岳:代表着伟大与崇高。
  • 良木:象征着人才与价值。
  • 长者:象征着智慧与德行。
  • 仁者:代表着善良与长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海”象征什么?

    • A. 高大
    • B. 深邃与理想
    • C. 凶险
  2. “长者能博爱”中的“博爱”指的是什么?

    • A. 对金钱的贪婪
    • B. 对众人的包容与关爱
    • C. 对权力的追求
  3. 诗歌中提到的“大匠”意指什么?

    • A. 技艺高超的人
    • B. 一般工匠
    • C. 没有才华的人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曹植的《当欲游南山行》与王维的《鹿柴》都是描绘自然与哲理的诗作,曹植更侧重于人生哲理的探讨,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魏晋诗词选》
  • 《曹植诗文集》
  • 《古诗词赏析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声声慢 与蒋次香夜话江南,感赋 声声慢 秋声,用蒋竹山体 声声慢 听雪限九十七字仄韵,庚寅社题 声声慢 声声慢 秋雨酬瞻园同年 声声慢 臞庵抚部晚秋宴席 声声慢 辛酉岁杪,往宁车中遇雪,感横征事而作 声声慢(寿吴宪·四月十三) 声声慢 长乐钟声 声声慢 感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竦耳 大旨 龙蟠虎伏 祸福由己 南车 宋太祖 飠字旁的字 歌吟笑呼 黑字旁的字 英姿焕发 输写 匕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天崩地坼 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