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1:57
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客人的心情与日月争夺着时间,
来往的行程早已预定。
秋风不等人,
已经先到洛阳城。
张说,字子云,唐代诗人,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及对自然的观察。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与游子情怀。
这首诗写于张说在蜀地游历时,表现了他对旅途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唐代交通不便,蜀道艰难,诗中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蜀道后期》通过描绘旅途中的心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诗的首句“客心争日月”生动地传达了旅人内心的焦虑和急切,似乎与时间进行着一场没有结局的竞赛。这种竞赛不仅是对时间的追逐,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接着“来往预期程”进一步强调了旅途中既定的行程与内心的不安交织,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
“秋风不相待”,这一句则极具画面感,秋风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也隐喻着生命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最后一句“先至洛阳城”则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故乡,洛阳作为唐代的文化中心,承载着诗人对故土的怀念与期待。
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对时间、对故乡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旅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恋,表达出在旅途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客心争日月”中的“争”字意指什么?
“秋风不相待”中的“相待”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