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熏风二首

《熏风二首》

时间: 2025-05-01 03:40:00

诗句

熏风动嘉树,日夕成清阴。

上有枝间鸟,知时为好音。

阳春事已往,桃李不可寻。

赖兹长养功,嘉实荐中林。

庭虚纳凉吹,云表见遥岑。

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00

原文展示:

熏风动嘉树,日夕成清阴。上有枝间鸟,知时为好音。阳春事已往,桃李不可寻。赖兹长养功,嘉实荐中林。庭虚纳凉吹,云表见遥岑。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

白话文翻译:

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美好的树木,傍晚时分形成了清凉的树荫。树上有鸟儿在枝头,它们知道时节,发出悦耳的鸣叫。美好的春日已经过去,桃花李花已无处寻觅。多亏了这长久的滋养,美好的果实献给了林中。庭院空旷,凉风习习,云端之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我吟唱着虞氏的诗篇,与这风中的琴声和谐相融。

注释:

  • 熏风:和煦的春风。
  • 嘉树:美好的树木。
  • 日夕:傍晚时分。
  • 清阴:清凉的树荫。
  • 知时:知道时节。
  • 阳春:美好的春日。
  • 桃李: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
  • 赖兹:多亏了这。
  • 长养功:长久的滋养。
  • 嘉实:美好的果实。
  • 荐:献给。
  • 中林:林中。
  • 庭虚:庭院空旷。
  • 纳凉吹:凉风习习。
  • 云表:云端之上。
  • 遥岑:远处的山峰。
  • 虞氏诗:虞氏的诗篇。
  • 谐:和谐相融。
  • 风中琴:风中的琴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中“熏风动嘉树”等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而“阳春事已往”等句,则流露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夏初的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熏风动嘉树,日夕成清阴”描绘了春风和煦、树木葱茏的景象,给人以清新之感。“上有枝间鸟,知时为好音”则通过鸟儿的鸣叫,传达了时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和谐。“阳春事已往,桃李不可寻”表达了对逝去春光的怀念,而“赖兹长养功,嘉实荐中林”则赞美了自然的滋养和生命的延续。最后两句“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则将诗人的情感与自然之声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熏风动嘉树,日夕成清阴:和煦的春风吹拂着美好的树木,傍晚时分形成了清凉的树荫。
  2. 上有枝间鸟,知时为好音:树上有鸟儿在枝头,它们知道时节,发出悦耳的鸣叫。
  3. 阳春事已往,桃李不可寻:美好的春日已经过去,桃花李花已无处寻觅。
  4. 赖兹长养功,嘉实荐中林:多亏了这长久的滋养,美好的果实献给了林中。
  5. 庭虚纳凉吹,云表见遥岑:庭院空旷,凉风习习,云端之上可以看到远处的山峰。
  6. 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我吟唱着虞氏的诗篇,与这风中的琴声和谐相融。

修辞手法:

  • 拟人:“知时为好音”中的“知时”赋予鸟儿以人的特性,使其鸣叫显得更加悦耳。
  • 比喻:“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中的“谐此风中琴”将诗人的吟唱比作风中的琴声,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融。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描绘春末夏初的自然景物,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生机与和谐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逝去春光的怀念。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深情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艺术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熏风:和煦的春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嘉树:美好的树木,象征自然之美和生命的延续。
  • 清阴:清凉的树荫,象征宁静和舒适。
  • 枝间鸟:树上的鸟儿,象征时节的变化和自然的和谐。
  • 阳春:美好的春日,象征生机和希望。
  • 桃李:桃花和李花,象征春天和美好。
  • 嘉实:美好的果实,象征自然的滋养和生命的延续。
  • 遥岑:远处的山峰,象征壮丽和遥远。
  • 风中琴:风中的琴声,象征自然之声和艺术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熏风动嘉树”中的“熏风”指的是什么? A. 和煦的春风 B. 寒冷的北风 C. 炎热的夏风 D. 凉爽的秋风

  2. 诗中“阳春事已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现在的满足 D. 对自然的恐惧

  3. 诗中“我歌虞氏诗,谐此风中琴”中的“谐此风中琴”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 王安石《泊船瓜洲》: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耒《熏风二首》与杜甫《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末夏初的自然景物,但张耒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诗的发展和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 《张耒诗集》:收录了张耒的全部诗作,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关查询

怀古二首 小姑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青青西门槐 北山 送直讲吴殿丞宰巩县 董伯懿示裴晋公平淮右题名碑诗用其韵和酬 传神自赞 生日次韵南郭子二首 清明辇下怀金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哑子吃苦瓜 龝字旁的字 轻地 玄关妙理 赳赳雄断 画地为牢 巛字旁的字 凭期 眼不回睛 靣字旁的字 旡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阿伽 陵骞 一鞭一条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