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5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4:05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枯桑最知天风高,
旅人更觉时序迫。
去年解官出北门,
犹缆江船依贾客。
狙公七芧富贵天,
喜四怒三俱可怜。
湖口县前教战鼓,
声到浔阳渡头船。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浔阳江口滞留三日的经历。枯桑树最能感受到高空的风,旅人则更加感受到时间的紧迫。去年我从北门解除官职,依然是在江边缆船等待贾客的到来。狙公(指狙猴)在富贵的天空中欢喜,四方的事物让人感到可怜。湖口县前传来战鼓声,声音传到浔阳渡头的船上。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魁,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闻名,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作者被贬期间,他在浔阳江口滞留的经历,反映了他对身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时局动荡的忧虑。
《浔阳江口阻风三日》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作。诗中,黄庭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开头的“枯桑最知天风高,旅人更觉时序迫”将自然与人的内心感受巧妙结合,枯桑象征着岁月的无情,旅人的紧迫感则反映了他对流逝时光的无奈。诗人在回忆解官之事时,既有对往日荣华的怀念,也有对当下困境的无奈。狙公的描写则暗示了他对社会中富贵者的批判,表达了对世事的无情和对人情的无奈。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练而富有意境,运用“战鼓”这一意象,突显了历史战乱的背景,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和深度。黄庭坚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事感受的交织,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人事,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枯桑”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自然
B. 时间的流逝
C. 富贵的生活
D. 战争的阴影
“旅人更觉时序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受?
A. 轻松愉快
B. 时间的紧迫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过去的怀念
诗中“狙公七芧富贵天”意在表达什么?
A. 对财富的追求
B. 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C. 对动物的喜爱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