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46:09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
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
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白湖辛已岁,忽堕死蜿蜒。
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梢天。
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
作斋为禳禬,观者足阗阗。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
一夕雷雨过。
此物忽已迁。
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
是年虏亮至,送死江之壖。
或云祖龙识,诡异非偶然。
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
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燃。
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
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
又因鱼湖侧,水中忽生烟。
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
俄随霹雳去,欲诘无由缘。
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
径往枯葭蒲,白鹭争相先。
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
裴回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46:09
《昔游诗 其八》
作者:姜夔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
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
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白湖辛已岁,忽堕死蜿蜒。
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梢天。
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
作斋为禳禬,观者足阗阗。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
一夕雷雨过,此物忽已迁。
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
是年虏亮至,送死江之壖。
或云祖龙识,诡异非偶然。
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
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燃。
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
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
又因鱼湖侧,水中忽生烟。
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
俄随霹雳去,欲诘无由缘。
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
径往枯葭蒲,白鹭争相先。
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
裴回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在青草遍地的长沙,洞庭湖与远方的景色相连。洞庭湖的西北角,云梦地区更加无边无际。还有白湖沌,广阔无边,似乎数千里连绵不绝。这里不仅是大盗的藏身之所,还是神龙盘旋之处。白湖在辛已年间,忽然出现了一条死去的巨龙。它的鳞片大得如同箕斗,胡须长得如同木椽。龙的身体是白色,鬃毛是青色,两个角高高地指向天空。它的半身卧在沙滩上,另一半还沉在深渊里。里正听闻此事,官员派人前来恭敬地处理。人们设斋来祭祀,前来观看的人足以填满场面。将席子盖在龙身上,几里外都能闻到腥膻气味。一天夜里雷雨过后,这条龙忽然消失了。留下的痕迹陷成了川,里边可以行大船。这一年虏亮到来,被送到江边的崖上。有人说这是祖龙的遗迹,神奇诡异非偶然。最近山阳的人,采菱归来却没有见到。远远望见三条龙浮现,眼睛如同电火般闪烁。见龙多见尾,少见完整的身躯。一条龙已经是异事,三条也是非常罕见。还有在鱼湖旁,水中忽然冒出烟雾。烟雾中走出一头驴,绕着身子步伐轻盈。突然随雷声闪去,想问却无从追问。我听闻此事,乘舟去观赏。径直往枯萎的芦苇和蒲草,白鹭争先恐后地飞来。湖中有刘备庙,实际上掌控着浩渺的权力。徘徊无所见,归舟时月明之前。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雨,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诗人。他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政治动荡,因而其作品常带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风格清新俊逸,以词见长。
《昔游诗》系列专注于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思念及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此诗描绘了洞庭湖与白湖的壮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神秘事物的思索。
《昔游诗 其八》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姜夔对自然与神秘的热爱。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洞庭湖及白湖的广阔,展现出一种壮丽与浩渺。这种景象不仅是自然的美,更是历史与传说的交织。诗人通过对湖泊的描写,带出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生命无常的哲思。
诗中提到的“白湖沌”与“神龙”,使人联想到古老的神话与传说,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历史的思考,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与对生命的敬畏。
后半部分则通过对“龙”的描写,揭示了自然的不可捉摸与神秘,表现出一种对未知的探索与渴望。结合“刘备庙”的提及,诗歌的历史感与现实感交织,形成了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以一种平静而深邃的语调,带给读者一种心灵的震撼,使人不由自主地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关系。姜夔通过这些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既真实又神秘的世界。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
描绘了长沙的绿色草地与远处洞庭湖自然景色的辽阔。
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
指出洞庭湖的西北角与云梦地区的连接,强调地域的广阔。
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
介绍白湖的浑浊与辽阔,似乎没有尽头。
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
提到此地不仅是盗贼的藏身之处,还被神龙盘旋,暗示神秘。
白湖辛已岁,忽堕死蜿蜒。
描述白湖在某年出现了一条死去的巨龙,令人震惊。
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
形象地描述龙的鳞片与须的巨大,增强视觉冲击。
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梢天。
描绘龙的外形,进一步增强神秘感。
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
形象呈现龙的身躯一半在沙滩上,一半仍沉在水中。
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
讲述地方官员对这件事的重视,体现社会对神秘事件的敬畏。
作斋为禳禬,观者足阗阗。
描述人们为祭祀而设斋,前来观看的人络绎不绝。
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
盖席遮住龙身,腥味弥漫,感官的细致描写。
一夕雷雨过,此物忽已迁。
描绘了雷雨过后,巨龙突然消失的神秘情节。
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
指出留下的痕迹形成了可以行船的水道。
是年虏亮至,送死江之壖。
提到当年虏亮的到来,为事件增添历史背景。
或云祖龙识,诡异非偶然。
对巨龙的出现进行解释,暗示其神秘性。
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
描述当地人采菱时对此事一无所知,增添幽默感。
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燃。
形象生动地描绘三条龙在水面浮现,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
说明看到龙的尾部多,完整的身躯很少见。
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
强调龙的稀有与神秘。
又因鱼湖侧,水中忽生烟。
描述在鱼湖旁,水面突然冒出烟雾。
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
形象描绘驴子在烟中出现,形成对比。
俄随霹雳去,欲诘无由缘。
驴子突然消失,增加了神秘感。
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
作者听闻此事后,决定乘舟去探访。
径往枯葭蒲,白鹭争相先。
描述乘舟经过芦苇荡,白鹭飞舞的生动场景。
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
指出湖中有刘备庙,暗示历史的厚重感。
裴回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最后描绘归航时的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神秘展开,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通过对龙与湖泊的描绘,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敬畏,展现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白湖沌”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清澈的湖水
B. 浑浊的水域
C. 平静的湖面
D. 荒芜的沙地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白鹭”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描述的巨龙是常见生物。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