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8:2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5:17
持节来时初有雁。十万人家春已满。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江桥晚。一见湖山看未遍。障扇欲收歌泪溅。亭下花空罗绮散。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鼙声断。惆怅不如船尾燕。
带着节令的使者来到时,天上已经飞来了大雁。万家灯火中春天的气息已然弥漫。龙标的名声如同凤池的身影,遥远的高堂映入眼帘。江桥的黄昏,初见湖山的景色仍未尽览。隔扇欲关时,眼泪溅落在歌声中。亭子下花瓣零落,犹如罗绮散乱。船桅渐渐在视线中变得稀疏,旗帜的影子也随之摇曳。战鼓声渐渐断绝。相比之下,心中的惆怅竟不如船尾的燕子来得轻松。
张先(生卒年不详),字公度,号子野,宋代著名词人。其词风清丽婉约,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天仙子》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描绘春景和个人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惆怅。
《天仙子》是一首描绘春景与离愁的词作,整首词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开篇以“持节来时初有雁”引入,象征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然而,随着景色的展开,诗人逐渐流露出内心的愁苦,尤其在“亭下花空罗绮散”一句中,花瓣的散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映衬出内心的惆怅与无奈。结尾“惆怅不如船尾燕”,不仅表现了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传达出对自由的向往与释然,增添了整首词的深度与哲理感。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表达,使得这一作品不仅具有视觉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与离别的伤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反映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释然。
“持节”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季节
B. 使者
C. 鸟类
D. 花卉
“亭下花空罗绮散”中的“罗绮”指的是什么?
A. 花瓣
B. 布料
C. 装饰品
D. 亭子
整首词传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惆怅
C. 怒火
D. 忧伤